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香港佛教在十九世紀的發展

香港佛教在十九世紀的發展

 引言

香港言佛教一般以「三大古剎」為起點,即元朗的靈渡寺、位於屯門的青山禪院及錦田的凌雲寺。靈渡寺及青山禪院傳說為於東晉杯渡禪師所修建,已有千年歷史。凌雲寺則據鄧氏家祠,建於明朝,距今亦有600多年。可知在英國政府進駐香港之前,佛教基本上已在香港出現。有佛寺,自然有佛事活動,唯在已見的各項文獻,除關乎三大古剎的歷史發展外,其餘一無所知。本文擬從文獻考證角度,運用當代政府資料,自1842年起至19世紀末,佛教在香港的發展概況作一簡要論述。

1841-1859時期

        1841年,英軍登陸香港時,人口不到8000人,以勞工、小販、木匠等勞工為大多數。尤堪注意的是從事娼妓的妓院竟有23所,共439人;販買鴉片的店舖也有24所,131人,沒有工作的亦也500人。可知香港開埠初年人口以低下階層為主,且治安非常惡劣,搶掠、殺人時有所聞。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人民關注的自然是物質生活的改善。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又如何?

1847年政府發表了一份教育報告書,當中委員觀察了香港人的宗教看法:「從沒有人像中國人一樣對自己的宗教信仰不感興趣,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香港中國家庭均願意讓子女接受宗教教育。」按報告書的觀察香港本地人對宗教的活動似乎並不活躍,但「自己的宗教信仰」何所指,並不清晰。

在政府報中首次出現「佛」這個詞語的是在1859年另一份關於教育的報告書。Lobscheid 是一名時在港的傳教士。他在1857-59年被委任為鄉村學校督學,調查當時村校的教學情況。報告書中,多次提及鄉村學校的「邪惡」(evils),如「邪惡的宗教,如佛陀」(wicked religion as that of Bud[d]ha)。佛陀為甚麼給Lobscheid的觀感是邪惡的?作者是把當時的惡劣治安情況與宗教扯上關係,這當然是不公平及把問題太簡單化。但這個主觀的批評可以間接引證當時佛教在香港的情況。Lobscheid在報告書中明確的指出是佛陀(Bud[d]ha),而不是佛教(Buddhism),所以有理由相信他確實在村校中看見有佛像的存在,而且數目一定不止一尊,否則他也不會作為一種普遍現象來指責。本於此,本文作者可推論,佛教在香港開埠的首20年,確實能在香港傳播,而且也有信徒,雖然可能只限於知識份子,似乎亦不太流行。

1860-1998時期

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簽署,英國奪取了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的土地,吸引了大量的內地移民至香港。人口增多了,居民的宗教情況有否起變化?本文嘗試從有關時期的人口調查報告,看看能否找到相關的資料。

 

表一顯示,所有數字(佛教徒例外)都是隨着人口的增加而有所增長。寺廟的數目增長幅度較慢,但在20多年間,仍增加了幾所。可堪注意的是佛教徒(Buddhist),這個詞語是首次出現在政府報告。1876年,調查所得有57名自稱是佛教徒;唯5年後,卻只有26名。1891年則沒有記載。

綜合以上人口調查所得,可知英軍佔領九龍後,內地移民增多,宗教活動情況也出現變化。中國本土的宗教,道教在這時期有長足的發展,而在內地流行的佛教,也有可能在香港傳播,或許亦能吸引少部份香港居民信奉。

1898年及以後

1898年英國透過《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攫取了新界,令整體人口馬上增加了10萬,宗教活動情況也作出了很大的變化。在1901年的人口調查報告中,有關華人職業方面,列舉了有128位男人從事有關宗教行業的工作,亦記錄了有4位女士的工作職業是尼姑。這是第一次在政府人口調查報告中,出現了尼姑這個與佛教直接有關聯的詞匯,這亦是與當時的情況配合。在三大古剎中,凌雲寺是一所供女性修行的道場,有4名尼姑在內亦是合乎常理。按此推論,凌雲寺錦田附近應有不少女信眾,年中亦應有佛事活動或一些佛教宗教儀式。

結論

總結全文,香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後,原本偏在一隅以漁業為主的漁港漸次發展為一個趨向現代社會的組織,無論政治體系、經濟、教育等均有所發展,佛教也不例外。

1842年至1900年期間,在官方的報告中,有關佛教徒活動的情況記錄不多。但在開埠的20年,佛教在香港應有信徒,數量可能不多,但拜佛像等基本儀式估計有存在。踏入七十、八十年代,官方人口調查報告中開始出現「佛教徒」,人數雖然亦是不多,亦可反證可引起政府注意。

19世紀最後幾年,新界土地為英人佔領,三大古剎的情況也開始為政府所關注。尼姑作為一種職業第一次寫在香港政府的報告中。女眾寺廟有尼姑,男性寺廟亦應有和尚。1901人口報告中雖然沒有清楚的記載青山禪院、靈渡寺等佛寺有多少和尚,但估計亦有一定數目。本文以政府報告為主,旨在檢視佛教在19世紀香港發展情況,由於史料缺乏,只能勾劃一個概略。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碩士同學會會員邱國光博士

(本文曾於2019年7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中心簡介: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根本集 #佛教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