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如何成為唐高宗的女人?
武氏本名不見史載。「才人」、「昭儀」、「后」都是後宮等級,「媚娘」是太宗對武氏「美容止」的形容,「則天」來自其子中宗給她上的尊號「則天大聖皇帝」,至於「曌」,更是武氏自創新字,取「日月當空,普照天下」之意。換句話說,迄今為止,武氏的名字仍然成謎,只知她姓武而已。不過,也因為如此,令其帶有一層神秘感。
武氏的父親武士彟,「并州文水人也。家富於財,頗好交結」,屬商人階級。在傳統中國強調「士農工商」的社會中,商人地位不免低下,加上當時武姓屬小姓,隋唐時代仍注重門第,武家的社會地位不高,可想而知。可是,因緣際會,隋末群雄並起,李淵起兵太原,急需財政上的支援,武士彠於是憑藉支持李淵,一躍而為開國功臣。
武士彠初娶相里氏為妻,誕下武元慶、武元爽兄弟。相里氏死後,武士彠再娶楊氏,誕下三個女兒,長女嫁賀蘭越石為妻,次女為武氏,三女嫁郭孝慎為妻。《舊唐書》記「士矱卒後,兄子惟良、懷運及元爽等遇楊氏失禮」,《通鑑》則加上「楊氏深銜之」,有謂楊氏是隋朝宗室楊達之女,但倘若如此,武惟良、武懷運、武元慶、武元爽怎敢欺負其孤女寡母?只有楊氏不是出身高門大戶,加上其繼室身份,方會令她和她的女兒遭受刻薄對待甚至不禮貌的侮辱。武氏在十四歲入宮前一直在這樣嚴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其性格之果敢與兇狠,即在此中形成。
武氏十四歲入宮成為太宗的才人,這注定是一場孤獨的奮鬥。與其在家受諸武欺凌,不如放手一搏,入宮求權力地位和榮華富貴。胡三省注「唐錄、政要,貞觀十三年入宮。據武氏入宮年十四」,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 (公元 649 年) 駕崩,享年五十一歲。然則,武氏初見太宗,太宗已是四十一歲。至太宗死,武氏僅二十四歲。年齡差距如此的大,彼此有無發生性關係也很難說。即使論得寵程度,武氏亦遠不及徐惠,羅婉嫻說:「武則天任才人十二年,一直沒有晉升,亦沒有為唐太宗誕下孩子……這可以反映武則天應該未能得到唐太宗的寵愛……而武則天未能得寵的原因,亦有多個猜測。有指她性格過於剛烈,非唐太宗所喜愛……」馴服獅子驄一事儘管未能確定屬實,只是《通鑑》一條孤證,但箇中反映武氏的嚴猛,應有一定真實性。太宗受不了這位小才人的品性,等於武氏入宮打拼暫告失利,未幾太宗更撒手人寰,武氏被安排到感業寺出家為尼,此對武氏的盤算無疑是一大打擊。
《通鑑》記「太宗崩,武氏隨眾感業寺為尼。忌日,上 (唐高宗) 詣寺行香,見之,武氏泣,上亦泣」,感業寺有無刻薄虐待武氏,不得而知。但即使沒有,年紀輕輕的她,卻要長伴青燈古佛,一生與權力、富貴無緣,更無助改變親母地位,令其受尊重,此番心情,焉能不淚垂?至於高宗落淚,更多是體貼心上人而哭。《通鑑》有「上之為太子也,入侍太宗,見才人武氏而悅之」,足證武氏為高宗意中人。查高宗年齡,貞觀二十三年,他恰好二十二歲,比武氏小兩歲。相比太宗,高宗與武氏無太大的年齡差距,二人實更易投契。又武氏剛猛而高宗寬仁,武氏人生經歷多而高宗較淺,這些皆令姊弟戀得以成就。
武氏重新入宮,《通鑑》指是王皇后故意安排,旨在打擊正在得寵的蕭淑妃 (即蕭良娣,據雷家驥表示,她可能出身蘭陵蕭氏),「王后聞之,陰令武氏長髮,勸上內之後宮,欲以間淑妃之寵」。武氏初時「卑辭屈體以事后」,令王皇后為其美言。及至深得高宗寵幸,拜為昭儀,王皇后開始發現不對勁,轉與蕭淑妃聯手誣陷、詆毀武氏,但「上不信后、淑妃之語,獨信昭儀」,二人也無可奈何,王皇后可謂引狼入室。
難得再次回到宮中,武氏決不讓自己被趕走。《舊唐書》記「后懼不自安,密與母柳氏求巫祝厭勝。事發,帝大怒,斷柳氏不許入宮中,后舅中書令柳奭罷知政事」,誰令高宗知悉王皇后厭勝之事?必為武氏,故司馬光在《通鑑》索性說:「武昭儀誣王后與其母魏國夫人柳氏為厭勝,敕禁后母柳氏不得入宮」。與外家的聯繫被切斷,王皇后在宮中備受孤立,武氏的地位益見穩固。
[主要參考資料]
1.劉昫等,《舊唐書.則天皇后本紀》
2. 劉昫等,《舊唐書.武士彠傳》
3. 劉昫等,《舊唐書.武承嗣傳》
4. 劉昫等,《舊唐書.后妃上》
5. 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五、一百九十九、卷二百零一
6. 雷家驥,《武則天傳》
7. 羅婉嫻,<女皇帝武則天>
David Lai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喜歡文史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