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晚年,出現「女主武王」的傳聞,《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初,左武衛將軍武連縣公武安李君羨直玄武門,時太白屢晝見,太史占云:「女主昌。」民間又傳《秘記》云:「唐三世之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上惡之。會與諸武臣宴宮中,行酒令,使各言小名。君羨自言名五娘,上愕然,因笑曰:「何物女子,乃爾勇健!」又以君羨官稱封邑皆有「武」字,深惡之,後出為華州刺史。有布衣員道信,自言能絕粒,曉佛法,君羨深敬信之,數相從,屏人語。御史奏君羨與妖人交通,謀不軌。壬辰,君羨坐誅,籍沒其家。
查《舊唐書》,「女主武王」一詞見〈李淳風傳〉。至於李君羨為太宗所疑,成了代罪羔羊,見〈李君羨傳〉。
且說當時有一本書在民間流傳,叫做《秘記》,其中提到「唐三世之後,則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對此深感憂慮,遂密召精通天文術數的李淳風入宮,細問究竟是什麼一回事。李淳風早年曾為道士,又與袁天罡合著預言書《推背圖》,造詣極高。他對太宗說:「臣據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宮內,從今不逾三十年,當有天下,誅殺唐氏子孫殲盡。」太宗聽罷,極為驚訝,欲防患於未然,問:「疑似者盡殺之,如何?」淳風提出三大理由勸止太宗:
(1) 天命不能靠人力迴避;
(2) 若盡殺疑似者,將牽連甚廣,恐枉及無辜;
(3)「女主武王」已在宮中,為太宗家眷、親屬。三十年後,那人衰老,人老則仁慈,屆時雖改朝換代,李唐子孫或不被殺戮。總好過現在整治,那人懷恨在心,他日矢志復仇,屆時李唐子孫必遭受更慘烈的屠戮。
太宗雖接受李淳風的勸告,卻意外發現李君羨有小名「五娘子」,時任左武衛將軍,值玄武門,封武昌郡公、為武安人,官邑屬縣皆有「武」字。太宗因此對他起疑,繼而「深惡之」,外調為華州刺史。未幾李君羨謀反不成,被太宗誅殺。
《舊唐書》〈李君羨傳〉有一段「史臣曰」,提到「淳風精於術數,能知女主革命,而不知其人,則所未喻矣。」筆者愚見,與其覺得淳風學道未精,不如說這是人生的詭秘,也是人生的無奈。
清人曹雪芹撰《紅樓夢》,榮寧二公欲令賈寶玉擺脫女兒堆,回到經世致用的路途上,託警幻仙姑給寶玉看金陵十二釵正副冊,又聽紅樓夢曲,冊上的判詞、曲子其實就是賈府眾人未來的下場、命運,偏偏寶玉就是懵然不知,不思挽救逆轉之道,後來甚至覺得乏味,對女兒更加癡迷,榮寧二府最終難逃破敗的厄運。
希臘悲劇《伊底帕斯王》,主角伊底帕斯汲汲於逃避弒父娶母的可怕神諭,偏偏最後在無意之間,殺死父親,娶了生母。
人生看似可由自己話事,實則不然。結局一早已經注定,只是人無法看箇清楚。高明如李淳風窺見大框架、大結構而不知細節,更多是像唐太宗、賈寶玉、伊底帕斯那樣,或疑神疑鬼,或自行其是,要之,皆難逃命運作弄。假如《紅樓夢》和《伊底帕斯王》純屬虛構,「女主武王」則為命定論在現實最好的展現。今人讀此,能不對人生戒慎恐懼乎?
李君羨天授二年(公元 691 年)獲得平反,「其家屬詣闕稱冤,則天乃追復其官爵,以禮改葬」,真正的「女主武王」,不是李君羨,而是身旁可愛貌美的武才人,太宗恐怕始料不及。
David Lai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喜歡文史哲。
圖片:電視劇《武則天》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