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邁漢唐?唐高祖李淵對中華霸權的質疑

遠邁漢唐?唐高祖李淵對中華霸權的質疑

唐高祖李淵對朝貢體制及「中國中心主義」的質疑

讀《舊唐書.東夷傳》,留意到以下一段記載,非常有意思:

高祖嘗謂侍臣曰:「名實之間,理須相副。高麗稱臣於隋,終拒煬帝,此亦何臣之有!朕敬於萬物,不欲驕貴,但據有土宇,務共安人,何必令其稱臣,以自尊大。即為詔述朕此懷也。」侍中裴矩、中書侍郎溫彥博曰:「遼東之地,周為箕子之國,漢家玄菟郡耳!魏、晉已前,近在提封之內,不可許以不臣。且中國之於夷狄,猶太陽之對列星,理無降尊,俯同籓服。」高祖乃止。

《新唐書.東夷傳》也有類似記載:

帝謂左右曰:「名實須相副。高麗雖臣於隋,而終拒煬帝,何臣之為?朕務安人,何必受其臣?」裴矩、溫彥博諫曰:「遼東本箕子國,魏晉時故封內,不可不臣。中國與夷狄,猶太陽於列星,不可以降。」乃止。

扼要言之,唐高祖李淵認為,令一外族國家向自己稱臣是不需要的,最要緊是令該外族國家的老百姓有生活,能歸心,所謂「安人」。若一外族國家向彼稱臣,卻拒聽彼之號令,陽奉陰違,名不副實,此並不可取。

裴矩、溫彥博卻對高祖看法不以為然,覺得 (1) 遼東自西周歷兩漢俱為中國固有領土一部份 (2) 高麗作為夷狄,應持續接受中原文化薰陶,故不可許其脫離中原王朝控制,與中原王朝平起平坐。

李淵與裴矩、溫彥博的分歧,實際觸及到對朝貢體制的接受或質疑。李淵對朝貢體制有保留,裴、溫二人則視朝貢體制為天經地義。

關於朝貢體制,背後實有一套價值理念在支撐,此即「中國中心主義」。莊國土在<略論朝貢制度的虛幻:以古代中國與東南亞的朝貢關係為例>解釋「中國中心主義」的內涵:

華夏先民在與周邊各族的交往中,發展出「中國中心主義」的天下觀。這種中心主義,不但在於認為華夏在地域上居天下之中,而且有文明華夏與蠻夷周邊之別。因此,華夏周邊各族被冠以「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推而廣之,中土之外的各國,也被歸於番夷之列。中國本土與周邊國家共同構成天下……表現在對外交往方面,中國朝廷將所有與中國官方打交道的外國人都視為朝貢者。

莊氏進而批評「中國中心主義」有問題,他說:

由「中國中心主義」演繹出來的「天下觀」,實際上是一種中國觀的自我放大。古代中國統治者由此推行的對外關係體制,即西洋人所謂的「東亞世界體系」,是中國一廂情願的主觀推導,並非得到外國實際認可並有效運作的客觀存在。

無獨有偶,徐波在〈對古代東亞朝貢體制的再思考〉鞭撻朝貢體制:

古代東亞朝貢體制所體現的「大一統」與「天下」觀念妨礙了古代中國對外部世界的認識。這一體制或華夷秩序並不以平等為基礎,也並非完全依靠和平方式建立和維持,一旦有人挑戰這種秩序,朝廷不惜使用武力,這與現代國際關係理念背道而馳。朝貢體制具有相當強烈的內向性,是帝制政府彰顯合法性和權威性的工具,朝廷希圖彰顯「萬邦來朝」盛況以顯示威力、渲染太平、滿足虛榮心……

和莊氏不同,徐氏是從「國與國之間的平等」,以及「建立和平的國際關係」兩方面出發,點明朝貢體制的缺陷。

又朝廷借朝貢體制顯示威力、滿足虛榮心云云,不正是李淵口中所講的「以自尊大」嗎?李淵在當時能夠看出朝貢體制及其理念的根本問題,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可謂高瞻遠囑。

查《隋書.裴矩傳》:

裴矩,字弘大,河東聞喜人也。祖他,魏都官尚書。父訥之,齊太子舍人。矩繈褓而孤,及長好學,頗愛文藻,有智數。世父讓之謂矩曰:「觀汝神識,足成才士,欲求宦達,當資幹世之務。」矩始留情世事。齊北平王貞為司州牧,辟為兵曹從事,轉高平王文學。及齊亡,不得調。高祖為定州總管,召補記室,甚親敬之。

裴矩是北齊舊官,有相當的文化素養。

至於溫彥博,其兄長為溫大雅,《舊唐書.溫大雅傳》:

溫大雅,字彥弘,太原祁人也。父君悠,北齊文林館學士,隋泗州司馬。

溫彥博也是北齊官員的後人。

胡勝源〈東魏北齊鮮卑漢化的幾個跡象〉指出:

東魏北齊鮮卑已逐漸漢化,表現在朝廷漢語的流行、鮮卑採用漢名、基層胡漢混居、國策由「重武」轉為「尚文」、鮮卑後裔的「文質化」等幾個面向,可知漢文化對鮮卑的影響顯然不低,國策變為「偃武修文」甚或是北齊滅亡的原因之一

黃永年〈論北齊的文化〉:

東魏、北齊之經濟優越於西魏、北周,以至文化也遠勝於西魏、北周。

錢穆《國史大綱》:

五胡雜居內地,已受相當漢化。但彼輩所接觸者,乃中國較舊之經學傳統。

合而觀之,裴、溫對朝貢體制及其理念的堅持,基本上是兩漢以來儒家文化的主流意見。

李淵先祖出身代郡武川鎮,有胡人血統,他因此能夠跳出傳統的思維框框,以新的眼光看問題。若歷史沿著李淵的高見發展,唐朝與高麗或可避免幾場戰爭,一種類似「邦聯」(所謂「邦聯」,是指兩個或以上地位平等的國家,為了某些目的而組成的聯合體)的國際外交關係亦得以建立。

奈何裴、溫折服了李淵,落後的朝貢體制被保留了,但由此也反面證明陳寅恪「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遂能創空前之世局。」(〈李唐氏族推測之後記〉) 所言非虛。唐朝後來由盛轉衰,正是因為漢化太深,喪失了塞外的靈活跳脫、坦誠率真。

David Lai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喜歡文史哲。

圖片:電視劇《唐磚》劇照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