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征高麗記:唐太宗李世民的國際視野

親征高麗記:唐太宗李世民的國際視野

唐太宗親征高麗所為何事?

唐太宗晚年,有一重大軍事行動,即征伐高麗。何解隋唐兩代君主都對高麗「情有獨鍾」?我們須回到高麗的地理位置及文化背景作說明。

《舊唐書》有下列記載:

(1) 高麗者,出自扶餘之別種也。其國都於平壤城,即漢樂浪郡之故地,在京師東五千一百里。東渡海至於新羅,西北渡遼水至於營州,南渡海至於百濟,北至靺鞨。

(2) 好圍棋投壺之戲,人能蹴鞠。食用籩豆、簠簋、尊俎、罍洗,頗有箕子之遺風。

(3) 其所居必依山谷,皆以茅草葺舍,唯佛寺、神廟及王宮、官府乃用瓦。其俗貧窶者多,冬月皆作長坑,下燃;煴火以取暖。種田養蠶,略同中國。

(4) 俗愛書籍,至於衡門廝養之家,各於街衢造大屋,謂之扃堂,子弟未婚之前,晝夜於此讀書習射。其書有《五經》及《史記》、《漢書》、范曄《後漢書》、《三國志》、孫盛《晉春秋》、《玉篇》、《字統》、《字林》;又有《文選》,尤愛重之。

從 (1),可知高麗所在地原為西漢領土。《漢書.地理志下》有「玄菟、樂浪,武帝時置,皆朝鮮、濊貉、句驪蠻夷」,則高麗所在地原為漢武帝用兵東北兼併得來。又從地理形勢上看,其剛好站在中樞的地位,新羅、百濟、靺鞨諸國欲至中土朝貢,不得不經過高麗。同理,中原王朝要有效控制新羅、百濟等,亦須先控制高麗,正因為高麗戰略上如此重要,隋煬帝乃至唐太宗都不敢怠慢。

從 (2)、(3)、(4),高麗人的娛樂、禮儀祭祀、居住、生產作業皆深受中原漢文化影響。箕子何許人?《漢書.地理志下》記「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鮮,教其民以禮義,田蠶織作。」箕子原為商朝宗室,紂王叔父,因勸諫紂王無效,反被囚禁,遂把心一橫,披頭散髮,佯狂避禍,最後更逃至朝鮮從事教化。文化上的同出一源,無疑令中原君主更感興趣。再細看當地人所讀書,從久遠的《五經》至南朝的《昭明文選》,俱可涉獵,足見兩地文化交流未曾中輟,謂高麗在文化上是中原王朝的外延,絕非誇大。

隋文帝時,高湯遣使朝貢,獲授大將軍,改封高麗王。及後文帝滅陳,高湯開始恐懼,於是加強軍事訓練,積累糧食,作固守抗拒隋朝的打算。儘管文帝示好,高湯仍然惶恐,至其子高元繼位,終於率領靺鞨萬餘騎寇掠遼西,文帝聽聞消息,大為震怒,命漢王楊諒為元帥,分水陸兩路討伐高元,並下詔廢黜其爵位。這是中原王朝與高麗爆發戰爭的開始。是時永濟渠尚未建成,「餽運不繼,六軍乏食,師出臨渝關,復遇疾疫,王師不振」,高麗方面,高元亦惶懼不安,遣使謝罪,在雙方同意罷兵下,兩國恢復友好,高元每年遣使朝貢。可是,至煬帝繼位,高元復有不臣之心。煬帝下令征討,引發「三征高麗」。隋軍雖然進抵平壤城下,但雙方損失慘重,隋朝更為此弄得天下大亂,滅亡收場。值得注意是高麗軍隊戰鬥力並不強 (「戰多不利」),只是佔有地形優勢,足以「嬰城固守」。其又好用詐術,屢次偽裝投降,令隋軍疏於防範,減慢進攻速度,至軍糧食盡,後方來不及補給,其即施以奇兵突襲。

唐朝草創,高建武 (高元異母弟) 遣使來朝,高祖賜書表示友好,兩國甚至互相交換滯留境內的人口。武德七年 (公元 624 年),高建武獲冊封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仍將天尊像及道士往彼,為之講《老子》」,此乃李唐王室對高麗施以教化,「其王及道俗等觀聽者數千人」,可見高麗對此也不反感。一言以蔽之,兩國關係在高祖一朝仍然維持友好。

不過,問題逐漸浮現。武德九年 (公元 626 年),新羅、百濟向唐高祖投訴,欲入朝,卻被高麗封閉通路。高麗又經常侵掠其領土。唐太宗即位後,貞觀五年 (公元 631 年),派長孫師前往收殮埋葬隋時陣亡將士骸骨,並拆毀高麗所立京觀,建武見太宗先前破頡利可汗,滅亡東突厥,憂懼其攻伐高麗,遂修築長城,以備不時之需。貞觀十六年 (公元 642 年),高麗內部發生政變,泉 (一說錢) 蓋蘇文奪權成功,殺高建武及大臣百餘人,自立為「莫離支」(相當於兵部尚書兼中書令),專斷國政。一改以往親善態度,泉蓋蘇文手握兵柄,作風強硬,唐朝令勿攻新羅,泉蓋蘇文竟反駁:「高麗、新羅,怨隙已久。往者隋室相侵,新羅乘釁奪高麗五百里之地,城邑新羅皆據有之。自非反地還城,此兵恐未能已。」新形勢下,太宗只好毅然採取軍事行動,挫一挫泉蓋蘇文的銳氣。

是次征伐,由太宗御駕親征,見《新唐書》

於是帝欲自將討之,召長安耆老勞曰:「遼東故中國地,而莫離支賊殺其主,朕將自行經略之,故與父老約:子若孫從我行者,我能拊循之,毋庸恤也。」

細審兵馬糧食的調運路線,

北輸粟營州……帝幸洛陽……帥江、吳、京、洛募兵凡四萬,吳艘五百,泛海趨平壤

此顯然是永濟渠、通濟渠、山陽瀆、江南河在發揮作用,洛陽為南北運河系統的樞紐,故太宗要到洛陽 (隋煬帝建運河,非一無是處)。

據《舊唐書》,

a. 帝至遼東城下。見士卒負擔以填塹者,帝分其尤重者,親於馬上持之。從官悚動,爭齎以送城下。

b. 右衛大將軍李思摩中弩矢,帝親為吮血,將士聞之,莫不感勵。

c. 太宗夜召諸將,躬自指麾。遣李勣率步騎一萬五千於城西嶺為陣;長孫無忌率牛進達等精兵一萬一千以為奇兵,自山北於狹谷出,以沖其後;太宗自將步騎四千,潛鼓角,偃旌幟,趨賊營北高峰之上;令諸軍聞鼓角聲而齊縱。

太宗能親自落場指揮,與前線士卒共甘苦,不假手於人,如斯一隊遠征軍的表現,必與煬帝時的截然不同。事實上,從唐軍接連攻下蓋牟、遼東、白巖等城,於駐蹕山取得軍事勝利,可見其精神意態旺盛,非遇戰即潰。

惟冬天臨近,加上唐軍糧食補給開始匱乏,「太宗以遼東倉儲無幾,士卒寒凍,乃詔班師」。換言之,和拿破崙、希特拉一樣,唐太宗也是輸在「冬將軍」手上。高麗憑藉冬天及時到來避過一劫。

《通鑑》記

遼澤泥潦,車馬不通,命長孫無忌將萬人,翦草填道,水深處以車為梁,上自繫薪於馬鞘以助役……暴風雪,士卒沾濕多死者,敕然火於道以待之。

凡征高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入中國者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驆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上以不能成功,深悔之,歎曰:「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儘管人命及財物損失遠低於大業年間,是次征伐所帶來的傷亡亦不能算輕。太宗對這場軍事行動的結果似乎並不滿意,為此深感後悔。

泉蓋蘇文見唐朝無法取勝,變本加厲,更加不把唐朝放在眼內,太宗欲再征伐,未成事而駕崩。至晉王李治即位,「命兵部尚書任雅相、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左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等前後討之,皆無大功而還」。

林皓賢說:「東北的氣候、地理環境,正是高麗倚仗之天然屏障。而補給線過長,則為隋唐軍隊需要克服的問題」,的而且確,帶到遼東的戰馬,因負擔加重和天氣惡化,出現大量死亡,與此同時,隨著戰事曠日持久,補給線不斷延長,糧運變得越來越困難。這些都是唐太宗失敗的主要原因。

唐朝攻滅高麗,要待到泉蓋蘇文去世,他的三個兒子互相內鬥的時候。

[主要參考資料]

1. 魏徵等,《隋書.東夷傳》

2. 劉昫等,《舊唐書.東夷傳》

3. 歐陽修等,《新唐書.東夷傳》

4. 班固,《漢書.地理志下》

5, 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6. 林皓賢,〈隋唐兩帝國與高句麗〉

David Lai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喜歡文史哲。

圖片:電視劇《西遊記》劇照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