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功偉業:隋代運河對中國歷代發展的貢獻

豐功偉業:隋代運河對中國歷代發展的貢獻

隋代開鑿運河弊多於利?

在隋代以前,連接黃河、淮水的人工運河,只有鴻溝。鴻溝於戰國時由魏惠王下令開鑿,劉邦、項羽兩分天下,便是以此為界。歷兩漢、魏晉、南北朝,鴻溝一直是黃淮主要水運交通線路之一,但隨着時日推移,河道不免淤塞,於是有另建新運河的需要。

隋代建成的運河,共有五條。

1. 廣通渠

開鑿年份:隋文帝開皇四年 (公元 584 年)

位置:大興城至潼關

功能:將關東的米糧運入關中

2. 通濟渠

開鑿年份:隋煬帝大業元年 (公元 605 年)

位置:自西苑 (河南洛陽縣西) 引穀洛水到黃河,又自板渚 (河南氾縣東北二十里) 引黄河水通淮河

功能:將江淮地區的米糧運至洛陽

3. 永濟渠

開鑿年份:大業四年 (公元 608 年)

位置:由黃河北通涿郡

功能:把將士及軍糧運至東北前線,以便對高麗用兵。

4. 山陽瀆 (邗溝)

開鑿年份:大業元年 (公元 605 年)

位置:自山陽 (江蘇淮安縣治) 引淮水至揚子 (江蘇儀徵縣東南) 人長江

功能:巡幸江都

5. 江南河

開鑿年份:大業六年 (公元 610 年)

位置:自京口 (江蘇丹徒縣治) 引長江水至餘杭,入錢塘江。

功能:東巡會稽

不難發現,除了山陽瀆、江南河,廣通、通濟、永濟三渠皆有漕運功能,即運送官糧到朝廷 / 運送軍糧到軍區的作用。唐人杜佑在《通典.食貨十.漕運》形容廣通渠令「轉運通利,關內賴之」,通濟渠則使得「天下利於轉輸」。

事實上,即使山陽瀆,其早在隋文帝開皇七年 (公元 587 年) 已開通,「於揚州開山陽瀆,以通運漕」(《隋書.高祖紀上》),值得注意是「以通運漕」四字,山陽瀆未必全無漕運作用。

誠然,生於杜佑之前的人,如魏徵等撰《隋書》、李延壽撰《北史》,都喜歡強調煬帝為遊幸娛樂而開鑿運河 (「發河南諸郡男女七百萬開通濟渠,自西苑引穀、洛水達於河,自板渚引河通於淮」後,便接着寫「遣黃門侍郎王弘、上儀同於士澄往江南採木,造龍舟、鳳抃、黃龍、赤艦、樓船等數萬艘」),這論調為司馬光撰《通鑑》時所繼承。

可是,如《劍橋中國隋唐史》指出,此極有可能是受儒家思想薰陶的史學家的偏見,他們只知重農、反對戰爭,卻看不見運河有推動經濟發展的益處,並有助軍事行動的進行。

退一步看,即使煬帝真是為遊幸娛樂而開鑿運河,主觀動機是一回事,客觀效果又是另一回事。運河建成後,的確實現「以東南糧餉養西北士馬」,煬帝未嘗沒有「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功勞。

全漢昇對隋代運河有很高的評價 (受陳寅恪啟發),他說:

隋煬帝因為要遊幸江都而開鑿的運河,完成不久以後,由於歷史上其他因素的影響,在此後的六百多年內變為唐宋帝國的大動脈。這一條動脈的暢通與停滯,足以決定唐宋國運的盛衰隆替,其關係的密切簡直有如真正的動脈之於身體那樣。《唐宋帝國與運河》緒論

無獨有偶,《劍橋中國隋唐史》有以下一段:

如果人們看過中國的地形圖和對定居的農業已有所瞭解,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些運河,再加上自然的水道,保證了隋能獲取所有最富饒地區的資源只有四川除外,但它與京都有一條相當完善的驛道相連。我們現在沒有關於隋代船運的稅、糧和布的數字,但大糧倉儲糧充足,有幾個成了隋末奪權鬥爭的重要戰利品。唐代的繁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於它繼承和改善了這一運河體系。通往東北的永濟渠之開鑿,不但是為了運來河北的稅收,而且部分地出於重要的戰略目的,即在需要軍隊防禦北方和東北部區域時供應兵員。此渠還有政治用途。如上所述,中國經過長期的分裂後,最近才靠武力被重新統一。新君主在全帝國炫耀其財富和威嚴的能力是重要的有利條件;當然,把軍隊和供應以船運至有潛在反抗危險的地區的能力則更重要。長江南面的中國東南部已處於移民定居的過程中;運河系統延伸至杭州,舉例來說,就大大促進了杭州的發展,使它從一個邊境前哨地一躍而為繁榮的商業城市。

正面肯定隋代運河系統的貢獻,基本上已成為中外史學界的共識。

至元朝,因以大都 (今北京) 為首都,為了令江浙一帶的米糧直向北運,於是避免繞道洛陽,裁彎取直,修建濟州、會通、通惠等河,成為京杭大運河。

David Lai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喜歡文史哲。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