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築牆、廣開渠:隋文帝的城池與運河

高築牆、廣開渠:隋文帝的城池與運河

開皇二年(公元 582 年),隋文帝下令興建新都大興城,這亦即是唐代的長安城,《舊唐書卷三十八.地理一》:

京師,秦之咸陽,漢之長安也。隋開皇二年,自漢長安故城東南移二十里置新都,今京師是也。

關於這座新城興建的原因,清人顧祖禹說:

漢之盛時,宮殿臺觀,高下羅列,千有餘區。及王莽更壞,赤眉殘破,西京宮闕,半為禾黍。又變亂迭乘,氐羌竊據,以及西魏後周之際,雖數有增飾,而前規未逮。隋開皇二年,以故都制度狹小,歷年既久,宮宇朽蠹,乃議遷都於故城之東南十三里。《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三陜西二》

簡單講,從新朝王莽至北周,漢長安城飽受戰火摧殘,宮闕用木材建成,或為火所焚毀,或隨時日朽腐而被蟲蝕,加上規模狹小,承受不住大量人口,遂有另建新城的必要。

舊長安城還有一個大問題,即水污染極為嚴重。《隋書.庾季才傳》:

高祖將遷都,夜與高熲、蘇威二人定議,季才旦而奏曰:「……且漢營此城,經今將八百歲,水皆鹹鹵,不甚宜人。願陛下協天人之心,為遷徙之計。」

司馬光《資治通鑑》注解「水皆鹹鹵」:

京都地大人眾,加以歲久壅底,墊隘穢惡,聚而不泄,則水多鹹鹵。

由於生活垃圾、人畜糞便滲入地下,發生複雜的化學反應,令食水帶有苦、澀、鹹的味道,百姓多以水井取水,不能不受影響。隋文帝考慮種種因素,遂決定營建大興城。

命名「大興」,據《太平御覽.州郡部二.敍京都下》引《兩京記》:

隋文初封大興公,及登極,縣門園池多取其名。

新城在龍首原的黃土台地上建築。奉命主持是項工程的大臣為宇文愷。

宇文愷是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宇文貴之子,屬鮮卑族。《隋書.宇文愷傳》記

愷獨好學,博覽書記,解屬文,多伎藝。

換言之,他不是純粹的武人,而是有學問知識,尤其是關於建築工藝方面。隋文帝營建新城,

上以愷有巧思,詔領營新都副監。高熲雖總大綱,凡所規畫,皆出於愷。同上

據此,謂宇文愷是大興城的總設計師亦未嘗不可。他後來還參與廣通渠的建造,見

決渭水達河,以通運漕,詔愷總督其事。同上

詔宇文愷鑿渠引渭,自大興城東至潼關三百餘里,名廣通渠,漕運通利。《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二陜西一》

早在西漢武帝時,便曾令齊人水工徐伯表發卒數萬人挖通漕渠。

鄭當時為大司農,言「異時關東漕粟從渭上,度六月罷,而渭水道九百餘里,時有難處。引渭穿渠起長安,旁南山下,至河三百餘里,徑,易遭,度可令三月罷;罷而渠下民田萬餘頃又可得以溉。此捐漕省卒,而益肥關中之地,得穀。」上以為然,令齊人水工徐伯表,發卒數萬人穿漕渠,三歲而通。以漕,大便利。其後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頗得以溉矣。《漢書溝洫志》

開啟利用漕渠運關東米糧接濟關中的先河。

至隋文帝,因大興城為新城,先在

隋開皇元年,詔郭衍開漕渠,引渭水經大興城北,東至潼關,漕運四百餘里,關中賴之,名富人渠。《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二.陜西一》

再因「渭水多沙,深淺不常,漕者苦之」(《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二.陜西一》),安排宇文愷鑿廣通渠。廣通渠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長三百餘里。水到渠成,自此關東糧食源源不絕運到大興城,令「以關隴地域為本位」的政策更加鞏固。

David Lai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喜歡文史哲。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