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傳佛教聖人鳩摩羅什

漢傳佛教聖人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生於龜茲,七歲出家,學習說一切有部,後轉學大乘,受誦《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又得《大品般若經》,窺其奧秘。前秦苻堅一度遣使請羅什東來,求而不得,至後秦姚興迎羅什至長安,羅什才正式踏足中土。姚興以國師之禮相待,信徒數千人,公卿以下皆奉佛,可謂體面之至。羅什潛心鑽研佛學,將多部梵文經卷譯成漢文,《金剛經》、《法華經》、《中論》、《大智度論》等都是經他翻譯,始傳入中國。

說一切有部是部派佛教中上座部的其中一支,主張三世實有、實有法我。「三世實有」的「三世」指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現象 (法) 都有其實體性,可被分析成不可再分的實有自性的五位七十五法,色法則是由極微積聚而成,極微相當於今人所謂原子,乃一切物質的最小單位。顯而易見,這派極似科學,有實在論傾向。「實有法我」顧名思義,我、法皆是客觀實有,此和後來佛家講空大異其趣。

《中論》、《十二門論》是龍樹的著作,《百論》是其弟子提婆所造。龍樹與提婆是中觀學派的代表人物,中觀學派又名「空宗」,以其主一切性空故。針對說一切有部的實在論思想,龍樹指出,一切現象 (法) 都是依因待緣而有,當因 / 緣有變,現象即不能維持,故是如幻如化,沒有自性。以一日常例子作說明,一場火的燃燒,必須同時具備:熱源、助燃物及氧氣,若三種要素任缺一種,火的燃燒即不可能。燃燒這個現象因此是依因待緣而有,是符合一定條件才可出現,並無必然出現的實有性。又人倫世界中我們成為某人的伴侶、進入某機構工作,皆有無數因緣在交織發揮作用,其因此也是無自性。

三論是為解經中義理而作,此經即為《大般若經》,羅什讀畢三論後再讀《大品般若經》,他已歸宗於中觀學派而跳離說一切有部。觀乎「什門四弟子」僧肇解空第一,其學問路數該是中觀般若學,而此極有可能是來自羅什的傳授。

僧肇撰<不真空論>,批評「六家七宗」不解空義,「六家七宗」泛指佛教傳入中國後,與當時盛行的玄學相結合,所產生的不同學術流派,包括本無宗、即色宗、心無宗等。

僧肇認為,空既非無,亦非有,而是不有不無。世間確實有種種現象 (法) 存在,不能說它們沒有,故「不無」。可是,這些現象都是依因待緣而有,會變化,會流逝消失,無自性,不能恆久常存,故「不有」。不執著有無兩邊,方可達至中道,了解空義,這也是中觀學派一根本宗旨所在。

順帶一提,中觀學派的空不是要否定因果道理,認為一切到最後都會歸於虛無。執著於斷空之見,此乃「惡取空」,中觀學派最為反對。

David Lai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喜歡文史哲。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