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漢化終自招滅亡?

北魏漢化終自招滅亡?

北魏孝文帝對中華文化推崇備至,這從他立心經營洛陽可見一斑,《魏書.高祖紀下》:

庚午,幸洛陽,周巡故宮基址。帝顧謂侍臣曰:晉德不修,早傾宗祀,荒毀至此,用傷朕懷。遂詠《黍離》之詩,為之流涕。壬申,觀洛橋,幸太學,觀《石經》……冬十月戊寅朔,幸金墉城。詔徵司空穆亮與尚書李沖、將作大匠董爵經始洛京。

孝文帝會對洛陽荒毀的舊跡發思古之幽情,相信和祖母馮太后的教導有關,馮太后是漢人。

問題是朝中保守勢力相當強大,他們反對華化,覺得拓跋氏能夠征服中原,純粹依仗武力,靠「馬上得天下」。若改變原有生活方式,不僅驍勇善戰的民族性會消失,而且更有可能被漢人同化。保守集團以元丕為表表者,《魏書.元丕傳》:

丕雅愛本風,不達新式,至於變俗遷洛,改官制服,禁絕舊言,皆所不願……至於衣冕已行,朱服列位,而丕猶常服列在坐隅。晚乃稍加弁帶,而不能修飾容儀。高祖以丕年衰體重,亦不強責。

元丕歷仕五朝,屬元老級重臣,他對草原文化有深厚感情,所謂「博記國事,饗宴之際,恆居坐端,必抗音大言,敍列既往成敗」。後來太子拓跋恂背叛父親,元丕長子元隆似有份參與其中。《魏書.元丕傳》:

丕父子大意不樂遷洛。高祖之發平城,太子恂留於舊京。及將還洛,隆與超等密謀留恂,因舉兵斷關,規據陘北。

另有陸叡,曾討蠕蠕有功,卻反對遷都洛陽,他的理由見《魏書.陸叡傳》:

又南土昏霧,暑氣鬱蒸,師人經夏,必多疾病……沉雨炎陽,自成癘疫。

扼要言之,黃河流域的氣候比較熱,遷都或會令拓跋氏部族的人出現水土不服,死亡率大幅上升。陸氏所言其實不無道理,《魏書.廢太子恂傳》:

恂不好書學,體貌肥大,深忌河洛暑熱,意每追樂北方。

值得注意是「體貌肥大,深忌河洛暑熱」,孝文帝乾綱獨斷,忽略本族人的感受,於是促成陸叡、穆泰等起來抵制。

由於保守勢力在平城盤根錯節,為了擺脫這些約束,貫徹其文化理想,孝文帝遂借南征之名而遷洛陽。面對孝文帝一意孤行,保守勢力最後選擇透過發動政變推翻其統治,他們看中了太子拓跋恂。

如上所引,拓跋恂「不好書學」,《魏書.廣陵王羽傳》有以下一條:

高祖引陸睿、元贊等於前曰:「北人每言北人何用知書,朕聞此,深用憮然……

據此,拓跋恂極有可能認同「北人」對讀書的看法,「北人」即保守勢力也。

他因此對高道悅反覆規諫不以為然,甚至懷有恨意。

《魏書.廢太子恂傳》記拓跋恂出走始末:

高祖幸崧岳,恂留守金墉,於西掖門內與左右謀,欲召牧馬輕騎奔代,手刃道悅於禁中……高祖聞之駭惋……

從「聞之駭惋」,可見事件完全出乎孝文帝意料之外。孝文帝曰:

此小兒今日不滅,乃是國家之大禍,脫待我無後,恐有永嘉之亂。(《魏書廢太子恂傳》)

逯耀東解釋:「如果拓跋恂奔代的行動成功,那麼就會使北魏有分裂的可能,這種情形發展下去,最後必然形成『永嘉之亂』,草原文化籠罩黃河流域的局面。那麼,孝文帝辛勤培植華化幼苗,將會受到嚴重的摧殘。」(《從平城到洛陽:拓跋魏文化轉變的歷程》)

隨着拓跋恂被廢為庶人,留在代北的保守勢力被剷除,危機暫時告一段落。

然而,長遠來說,這已為後來的六鎮兵變埋下禍根,陳寅恪說:「六鎮鎮人原來具有職業為軍人,社會階級為貴族,種族文化為鮮卑三種特性。孝文帝遷都之後,職業軍人、鮮卑文化這二者未變,但社會階級則被降低,以前的仕宦、復除權利也沒有了……須知北魏的禁軍和六鎮將卒,『往往皆代北部落之苗裔,其初藉之以橫行中國者』。自孝文帝遷都洛陽,推行漢化,『以夏變夷』,遂至崇文鄙武,把武人排斥在清途之外。洛陽羽林虎賁起來發難,實際是六鎮起兵的前奏。」(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David Lai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喜歡文史哲。

圖片:維基百科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