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
王敦起兵,以武昌為大本營。
戊辰,大將軍王敦舉兵於武昌。(《晉書.元帝、明帝紀》)
又王敦死前仍主張
退還武昌,收兵自守,貢獻不廢。(《晉書.王敦傳》)
武昌的戰略價值應該相當高。
究竟武昌有何重要?顧祖禹說得很清楚:
何言乎重在武昌也?夫武昌者,東南得之而存,失之而亡者也……孫權知東南形勝必在上流也,於是城夏口,都武昌。武昌則今縣也,而夏口則今日之武昌也。繼孫氏而起者,大都不能改孫氏之轍矣。故曰重在武昌也……若夫用武昌者,則莫備於江東。(《讀史方輿紀要.湖廣方輿紀要序》)
武昌位於長江南岸,與漢陽、漢口隔江相望。若佔之,敵軍戰船便可沿江東下,建康岌岌可危。東吳政權滅亡,正是喪失夏口、武昌的控制權。
濬進破夏口、武昌,遂泛舟東下,所至皆平……孫皓窮蹙請降。(《晉書.武帝紀》)
由於王敦佔有武昌而揮軍東向,這場內亂對初建立的東晉是致命的,建康亦旋即失陷。及後的蘇峻之亂,叛軍無法佔上風,是因為武昌一直由忠於朝廷的陶侃所控制。
時溫嶠、陶侃已唱義於武昌。(《晉書.蘇峻傳》)
陶侃領荊州,則鎮武昌。(《讀史方輿紀要.湖廣方輿紀要序》)
順帶一提,清中葉太平天國之亂,太平軍得以入金陵,定都天京,是由於漢陽、武昌之陷落。另辛亥革命令清室失去半壁江山,也是因為湖北新軍在武昌發難。由此可見武昌乃江東地區的重要屏障。
石頭城
關於城的由來,可追溯至
漢建安十六年,孫權徙治秣陵,明年城石頭,貯寶貨軍器於此。諸葛武侯使建業,曰:石頭虎踞,王業之基也。其地控扼江險,為金陵必爭之處。(《讀史方輿紀要.南直二》引《圖經》)
扼要言之,孫權遷都建業後,在建業城外的石頭山上修建了一座城池。城內儲存有軍糧和軍械,為保衛建業的第一要塞,肩負著長江防禦的重要任務。
王敦得入建康,石頭城失守是關鍵。
東晉永昌元年,王敦自武昌舉兵向建康,以征虜將軍周札都督石頭諸軍事,守石頭,敦至,札開門納之,敦據石頭,嘆曰:吾不復為盛德事矣。帝命刁協,劉隗等,帥眾攻石頭,皆大敗。(《讀史方輿紀要.南直二》)
蘇峻能夠與溫嶠、陶侃抗衡,在於他手上握有石頭城。
峻聞兵起,用參軍賈寧計,還據石頭,更分兵距諸義軍,所過無不殘滅。嶠等將至,峻遂遷天子於石頭……(《晉書.蘇峻傳》)
為保石頭城,蘇峻甚至願意犧牲其他據點。
侃將救之,長史殷羨曰:「若遣救大業,步戰不如峻,則大事去矣。但當急攻石頭,峻必救之,而大業自解。」侃又從羨言。峻果棄大業而救石頭。(《晉書.陶侃傳》)
值得注意是,盧循入侵建康,劉裕第一時間也是搶佔石頭城。
六年,盧循入寇建康,劉裕方平南燕,倍道馳還,發民亟治石頭城。議者謂宜分兵守諸津要,裕曰:賊眾我寡,若分兵屯守,則測人虛實,且一處失利,則沮三軍之心,今聚眾石頭,隨宜應赴,既令彼無以測多少,又於眾刀不分也。(《讀史方輿紀要.南直二》)
石頭城的地理位置如何有利建康的防守,南宋朱夫子解釋得最清楚,朱子曰:
建康舊都所以好,卻以石頭城為險。此城之下,上流之水湍急,必渡得此水上這岸,方得,所以建鄴可守。屯軍於此城之上,虜兵不可向矣。(《朱子語類.本朝一.高宗朝》)
簡單講,於石頭城搶攤登陸本就不易,若於城上置重兵,增加登陸難度,敵軍威脅建康的機會就大大降低了。
壽春與襄陽
壽春位於淮河南岸,淝水入淮河之口。顧祖禹說:
自魏晉用兵,與江東爭雄長,未嘗不先事壽春。及晉遷江左,而壽春之勢益重。(《讀史方輿紀要.南直三》)
祖約與蘇峻聯合作亂,起兵地即為壽春。前秦苻堅率領大軍南下攻晉,亦先入侵壽春,故有「登壽陽城,望八公山草木,皆以為是晉兵」的「草木皆兵」的典故。
苻堅握有壽春,也奪得襄陽,被派到晉軍中勸降的朱序,被俘前即坐鎮襄陽。
襄陽的戰略地位,可參以下一段:
何言乎重在襄陽也?夫襄陽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並東南。東南得之,亦可以圖西北者也。故曰重在襄陽也。(《讀史方輿紀要.湖廣方輿紀要序》)
奈何
苻堅之陷襄陽也,不知襄陽之可以覆晉也。(《讀史方輿紀要.湖廣方輿紀要序》)
苻堅卒之迎來淝水戰的慘敗,前秦亦告瓦解。
David Lai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喜歡文史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