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氣候變遷看「五胡亂華」

從氣候變遷看「五胡亂華」

韓國磐說:

少數民族既已大量遷居內地,時間既久,人口繁殖日多,矛盾日深,一旦起而反抗,必至不可收拾。《魏晉南北朝史綱》

將「五胡亂華」的發生,歸咎到晉室容許大量胡人內徙,以及未有進行徙戎上。

誠然,這是一個方面。可是,早在二十世紀初,美國地理學家亨廷頓便於《亞洲的脈動》一書中指出,「五胡亂華」之所以出現,是因為中原和中亞氣候轉旱,各民族迫於生計,遂鋌而走險。

竺可楨撰〈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提到東漢末年至南北朝,北半球正處於小冰河時期,氣候非常寒冷。他舉出下列例子以作證明:

(1) 三國時期,曹操在銅雀臺種桔,已經不能結出果實;

(2) 曹丕到淮河廣陵視察十多萬士兵演習。淮河忽然結冰,演習不得不停止。這是第一次有記載的淮河結冰。

(3) 南北朝時,南京覆舟山竟築有冰房,用以保存食物新鮮。

(4)《齊民要術》記當時黃河以北杏花盛開、桑樹生葉的時間較現在遲了兩周到四周。又黃河流域石榴樹過冬要「以蒲藁裹而纏之」。

中原尚且如此,遑論塞北地區。由於北方溫度驟降,致使遊牧民族不能繼續生存,其於是毅然南下,和農耕民族搶奪生存空間和資源。

竺可楨的研究,啟發樓嘉軍寫〈氣候演變與民族遷徙 - 東漢、魏晉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內遷新探〉,經過考察漢魏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內遷情況,樓氏認為,草原民族高度依賴氣候。氣溫高,牧草就豐盛,人們容易生存。氣溫低,牧草就萎靡,人們生存就有困難。當時北方草原地區氣候趨於寒冷,縮小了草場面積,牛羊大規模死亡,加速了遊牧民族人口與生產資料之間的矛盾,遊牧民族生活變得困頓,為了求生,他們不得不跟農耕文明作鬥爭。北方遊牧民族的南遷,因此可被視為氣候演變直接促成的移民活動。而農耕文明在鬥爭過程中不免要吃虧,甚至被破壞(管彥波《民族地理學》)。

許倬雲談「五胡亂華」,也傾向從氣候切入,在《許倬雲說歷史:大國霸業的興廢》,他說:

西元二百年到約西元六百年,是整個地球的寒冷時期,甚至可說是小冰河期。北方的族群都受寒冷氣候的影響紛紛南移,骨牌效應使得後面的族群推動前面的族群,一波一波地往南推。到了氣候溫暖地區,人口眾多,新來的北方族群侵入了南方,也可能往東、往西蔓延出去。西歐歷史上的「蠻族大入侵」就是發生在這個時候,從此以後,歐洲的人口面貌完全改觀。同樣在中國的北方,也有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持續三四百年之久,就是中國歷史上所說的「五胡亂華」。一般歷史書上說,「五胡亂華」是中國最為混亂的時期。其實,這一波族群入侵不僅改變了中國本來的人口結構,同樣,中國北方原來的人口在骨牌效應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斷南侵,改變了南方的人口結構。

公元四世紀到六世紀,匈人向西遷移,入侵西羅馬帝國,史稱「蠻族大入侵」。1902年,英國考古學者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 在中國敦煌西部的玉門關遺蹟挖掘到四世紀初來自中亞粟特商人的書簡,稱為《粟特文古信札》(Sogdian Ancient Letters)。書簡裡描述四世紀中國西晉永嘉之禍的戰亂情況時,是以匈人稱呼匈奴人,證實匈人在中亞是匈奴人的別稱。「蠻族大入侵」遂被認為跟東亞北方氣候變遷有關。

David Lai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喜歡文史哲。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