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習歷史,必須擺脱固有觀念的枷鎖

研習歷史,必須擺脱固有觀念的枷鎖

李教授、楊副局長、丁教授、何會長、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各位來賓:

大家好!我先感謝港大中史研究碩士同學會給予我這個獎,亦必須感謝麥老師一直以來的栽培和教導。至若對研讀中國歷史與文化的看法和願景,末學很榮幸能於此略抒陋見,但不敢在此班門弄斧,望徒聊為拋磚引玉之言。

中國語文大致可分為語言、文學、歷史、文化四大類別,或許當中相對較少香港人鑽研歷史和文化。這兩門學問都普遍給人一種無法隨心任意創作和分析的印象。若要研習這兩方面,就要先擺脫固有的枷鎖,要大膽假設、分析,才能有明顯的成果。

很多中學生讀中國歷史,就是把年份和人名死記硬背,配以「天子」、「佞臣」、「宦官」、「外戚」等名詞,把歷史故事背過滾瓜爛熟,再悲嘆一句「為甚麼人類總要重複犯錯」,便以為自己對中國歷史沒十拿也有九穩。但我認為中國歷史的可貴之處不只於故事的真實性和趣味,更重要的是歷史背後的人文精神。若要研習好中國歷史,其實是要把它的文化聯繫一併研習。想深一層,不同時代經歷不同歷史,才會蘊釀出不同文化。重視人民的思想和社會風氣,是謂當時的文化,對當朝事件產生了互動,變成了歷史;又因歷史長時間的沉澱和累積,形成了中國人的文化,一代一代地傳下去。由此可見,歷史和文化兩者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必須兼讀兩者才能成事。

單讀任何一方,都變得不夠深入,更是瑣碎零破。若沒有春秋戰國的歷史形勢,又怎來諸子百家呢?若沒有諸子百家,又怎顯得春秋戰國史尤其重要呢?儒家思想在先秦時期逐漸成熟,卻經歷潮起潮落。到了現代,孔子的儒家思想未必太合時宜,因應現今社會的文化和歷史面貌,遂形成了新儒學派。

話至於此,不難察覺文化與歷史息息相關之餘,歷史是有顯著的證據給後人檢閱,文化卻是一種虛形無體的思想,一代傳一代。「文化」一詞,難定義、難察覺,因為我們就是活在文化中。傳統思想不自覺地承傳了給下一代:從前的「農業文化」繁衍了中國人的各種特性;從前的封建社會使現今社會仍然存有人倫階級觀念;從前以「家」為本,令造詞也特別關顧此點,有如「國家」、「父母官」、「子民」等字詞,都總有「家」的觀念在當中。這些文化承傳,雖是無形的,卻又能讓我們用歷史一一推敲考究出來,更不用說那些更明顯的文化(如語言、文字、飲食、衣著等)。運用實在的中國歷史去研究無形的中國文化,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學問。

比較文學是現代十分熱門的科目,然而,我們甚少聽見人們從事比較歷史與當代。就研習中國歷史與文化的願景而言,我希望能用歷史分析當世的事件。有人認為讀歷史應該「三十年不讀」,我認為這三十年歷史可以留給後人作更精準的評判,但不等於我們應放棄參照歷史的忠告,並將之應用於當世的事件和文化上。這個其實也是外國十分重視的取向,故不少外國政壇名人(如邱吉爾)都是歷史系出身的。

要研習好歷史、要突破,就必須擺脱固有觀念的枷鎖。儘管中國語文及其分科都是文科,但我們仍可嘗試套用一下理科的思想: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去年,我讀到一本書大膽假設秦始皇是西方人,並羅列了不少證據,如替兒子取名的制度跟西方取名制度十分相似,都是數一代代的(秦二世、秦三世)等。這樣的大膽假設才能對中國歷史好有一些衝擊,帶入新觀念,作出新突破,貢獻中國五千年的文化。

話畢至此,感謝在座各位撥冗垂聽,亦再一次感謝大會給予我這個機會。以上拙見,尚未成熟,若有不足,望能蒙在座各位不吝賜教。想必在座每位都是心繫中國文化、心繫中國歷史的人,盼以此心弘揚中國歷史,貢獻五千年的中國文化。謝謝。

喇沙書院  李謙諾

第四屆青年史學家年獎

圖片:Pixabay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