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匈奴是華夏後裔的可能性

探討匈奴是華夏後裔的可能性

引言

匈奴經常出現在教科書上,可是大家想過匈奴人會否是華夏後裔呢?

初中教科書上的匈奴人也許是驍勇善戰,或許是豪橫跋扈的。早在漢代,司馬遷的《史記·匈奴列傳》中就曾記載匈奴王族為夏后氏後裔之一,又認為歷史上混夷、犬戎等不同名稱,皆指匈奴。也有種說法認為,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兒子淳維帶著父親的妻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演化成漢人所稱的匈奴。根據這種觀點,匈奴人是華夏民族的一個分支,跟漢族同宗同源,同為華夏之種。那麼大家是否認為匈奴人是華夏後裔呢?至今還沒有實質的科學根據可以證明匈奴起源於華夏民族或者是華夏民族的分支。

匈奴的簡單介紹

在約公元前四世紀,匈奴由鄂爾多斯南方的多個遊牧部落和現今蒙古方墓地區的居民混合而成的。

為了對抗秦朝,所有遊牧民族需要聯合起來,因此在公元前209年,在年輕的冒頓(西方稱為 Metehan)單于的領導下,匈奴帝國成立,並在短時間內建立了遊牧民族歷史上,匯集了所有游牧民族的騎兵。

華夏民族的簡單介紹

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華夏民族分為許多部落,活躍於黃河、長江流域,自黃帝時統一開創部落聯盟制度。其較出名的首領有:神農氏、黃帝、堯、舜等。自炎黃合併,華夏族就開始統治中原。

約於公元前二千七百年,兩大部落在中原地區終於爆發了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結為聯盟,並攻佔了周邊各個部落,華夏族由此產生。

匈奴和華夏後裔(漢族)的文字語言對比

文字對維持帝國統治非常重要。因此,無論是自創還是引進外來的文字系統,作為部落聯盟帝國的匈奴都必須有一套成體系的書寫符號,幫助他們統計人口、牲畜與兵力,也能用來清點戰利品和貢品。

匈奴書寫符號的來源之一就是漢字。圖右是一枚匈奴相邦的印,製造於戰國時代。上面的字體屬於三晉風格,有可能出自趙國人之手。

先秦時期,趙國曾開擴草原地區。當時的趙國和草原地區有著比較頻繁的雙向人口與文化流動。在這一過程中,趙國的文字傳入匈奴是十分自然的。

yin1

圖一:匈奴相邦印

因此,匈奴字是由於戰爭融合帶來的產物,而非兩者本為一體。

匈奴語指歷史上在蒙古高原與西伯利亞地區建立了匈奴的核心匈奴部落所使用的語言,屬於蒙古語系,為複音節單聲調,基本結構是「主語+賓語+謂語」;而漢語則被認為起源於夏朝,結構為「主語+謂語+賓語」。

因此,匈奴是華夏後裔的說法成疑。

yin2

圖二:匈奴文字與漢字對照表

匈奴和華夏後裔(漢族)的墓葬文化對比

根據法國學者RenéGrousset的研究,匈奴人有一種特別的墓葬習俗:當一位首領死後,他的家人會被殺掉殉葬。契丹太后也曾奉行習俗,切掉了手一起下葬。此外,活人殉葬在百越、瑪雅、先秦都十分盛行。

秦始皇陵的興建一共花了39年時間。當項羽帶兵入進入關中後,來到秦始皇陵命令士兵將陪葬品全部運走,據報當時用兵達三十萬人,卻用了三十多天才運完,可說明當時華夏族的墓葬文化包含陪葬品。另外,​​在春秋到戰國早期的秦墓中,墓主人的身份等級越高,帶有腰坑和殉狗的比例就越高。據統計,在士級秦墓中,帶腰坑和的殉狗佔兩成多;在大夫級別秦墓中,帶腰坑和狗殉的佔四成半。可見腰坑和狗殉是當時華夏族盛行的墓葬文化。

從兩者看,匈奴跟華夏族墓葬文化的差別很大,不能支持匈奴是華夏後裔的說法。

匈奴和華夏後裔(漢族)的姓氏對比

匈奴最初是由攣鞮氏、呼衍氏、須卜氏、蘭氏和丘林氏為核心組成的民族。

華夏族方面,姓氏約二萬,除了少數民族改漢姓和皇帝賜姓外,大多數人的姓氏都出自這八大姓,分別為妊、姬、姜、姒、嬴、妘、媯、姚。從此可見,漢姓較多為單字姓。

從姓氏方面來分析,不能支撐匈奴是華夏後裔的說法。

總結

匈奴是冒頓單于聯合各個遊牧民族而成的,起源與華夏族無關。從以上三方面來看,更排除了匈奴是華夏後裔的可能性。至於匈奴的起源,有待考古學家發掘。

參考資料

一、書本

       1. 劉學銚:《匈奴帝國》(香港:智能教學出版社,2014年) (頁24, 25)

       2. Grousset, René “L’Empire des Steppes”(Beijing: China Zhigong Press,            2019) Page 127 (Bottom), Page 128 (Top)

二、網上文章

  1. 每日頭條:匈奴真的是華夏族後裔嗎。取自https://kknews.cc/zh-hk/history/y6eoy6b.html,23-01-2022 擷取。
  1. 每日頭條: 匈奴人長得什麼樣?他們是黃種人嗎?取自https://kknews.cc/history/vmprx8a.html ,27-01-2022 擷取。

第十三屆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

初級組 二等獎得主

喇沙書院 3A盧君澄同學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