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之本,在於研習國史

立身之本,在於研習國史

各位來賓:

  本人十分榮幸能獲頒香港青年史學家的這項榮譽。在此特別感謝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碩士課程同學會評審委員會肯定我在研習中國歷史方面的努力。同時,我也十分感謝家人和母校聖公會曾肇添中學的支援,以使我得以順利參加是次計劃。以下將淺析我對研習中國歷史的看法。

  首先,認識史實是研習國史的基礎而非全部。從史實中提煉觀點,從觀點提煉價值觀,方為大用。舉個例子,在研習王安石變法後,我們不但了解到變法內容,推行背景等一些基本史實,還要從中作出評價,例如王安石變法是否成功呢?變法失敗是否主要因為王安石的性格缺陷呢?再進一步,我們可以學習王安石盼望承弊而變的精神,輕則有助個人力求上進、修己立人,重則有助推動社會進步、與時並進,在現今社會中應用改革精神,這與士人經世致用的理想相互呼應的。此外,王安石以「三不足」之說抗衡反對變法的守舊勢力,這能鼓勵青年人以積極的態度面對逆境,迎難而上。可見,研習國史不限於史實的背誦,在於掌握長存人心之理。

  此外,我們要以立體,多面向的角度理解歷史發展,要理解不同層面的互動關係。世上沒有時光機讓我們回到過去理清「真相」,惟有從文獻等不同類型的史料斟酌探討。以研究廣州十三行為例子,十三行是一個清中葉開始專責對外貿易的機構,當然我們會從經濟發展角度加以解析。但是,十三行對嶺南文化的影響,它在中外關係發展中擔當的角色及其社會影響力也是具有探究價值,是不可缺少的一環。1920年代上海租界出現不少西餐廳,在雪佛龍汽車街上行駛,反映自清中葉以來,國門大開以致西方文化和洋貨開始逐步流入中國,在華發展逐漸成熟,甚或影響民眾的生活型態。故此,立體認識歷史發展能有效還原歷史面貌,瞭解政治史與社會各方面的互動關係,有助啟發個人思考。

  再者,研習歷史能使人明辨是非。對歷史議題作出評價時,學者都會按照文疑則闕的原則,對於存疑的例子和觀點小心求證。倘若沒有足夠證據,一個負責任的學者不會妄下定論。作為學習歷史的我們,需要謹慎揉合個人所知和前人評價,主動尋找更多史料求證,建立一己之見。大數據時代資訊發達,同時也造成了不少以訛傳訛,以假亂真的情況。從習史中學到的求真批判精神,是立足於在現今社會的必備條件。可見,研習國史得到的是不可量化,而極為實用的生活技能,證明讀歷史絕非泥古守舊,而是與時並進的積極態度。

  而且,每個人對歷史的看法有其局限。正如孔子重視尊君,強調綱常倫理,故他的《春秋》也有「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的特點;謝和耐(作為西方學者之一)在研究古代寺院經濟時難免以西方重商主義理論切入,捨棄了中國傳統社會由上而下,朝廷主導干預的的政治經濟特色。因此,研習國史不可單單解析史料的內容,而捨棄資料性質和作者的時代與學術背景,因為每個人可能受價值觀,時代背景和個人經歷等因素所局限。  

  立身為本,名利為末,而本末無法反轉。立身之本,在於研習國史,提煉寶貴的人文精神。資治通鑑中提到雲夢之地有天下聞名,十分剛勁的竹枝,但假如不矯正其曲,不配上羽毛,就無法練成利箭。司馬光以此論證才德兼備才是理想的人格,兩者缺一不可。正如現今科技進步,假如人們不道德地運用頂尖科技,定必為人類帶來災難。讀歷史並不是要執古繩今,而是要化古為今用。希望各持份者都能加以推廣學習國史的氛圍,建立「是其是,非其非」的國民身分認同,心存溫情敬意,而各位都能從研習歷史中有所得著。謝謝!

張瑋宗同學曾就讀聖公會曾肇添中學,現為香港大學文學院一年級生。

第八屆青年史學家年獎獲獎感言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