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修通俗史書是中國歷史普及化的第一步

編修通俗史書是中國歷史普及化的第一步

楊局長、張校長、何校長、各位來賓:

大家好。我是畢業於英華書院,現正在清華大學修讀歷史專業的梁俊軒。在白雪皚皚的清華園裏我想起去年凛冬,寒窗苦讀,研習中史的場景。當時我正在準備公開試,初聞陳天華《警世鐘》讀懂民族苦難,發奮圖強,萌生出為國服務的初心。近年,香港政府將中國歷史普及化列為其首務之一,特區政府致力透過將中史科定為初中必修科,在高中公民及社會發展科加入中史元素,甚至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務求在本港敷揚中國歷史。但有不少輿論對政府舉動冷淡甚至有所批評。

史學泰斗——呂思勉曾言:「知其本質,方能有應對之術;知其所以然,才能知其質,這就是歷史的意義。」中華文化上承華夏傳統,四千多年的歷史煙雲,百家爭鳴可謂源遠流長。但正因如此,中史典籍编修也陷入了一種膠着的狀態。由「史家之絕唱」———《史記》,「後世不可無之書」——《資治通鑒》等「二十四史」以致上世紀由「現代四大史學家」等所引領編修的幾部通史巨著如錢穆的《國史大綱》和呂思勉的《呂著中國通史》可見编修學術性史書的目標客群主要為社會少數精英賢達,受眾人數往往限制在大專院校裏的一小撮人。而這正正導致了大眾對於中史的偏見及無如,使政府的中史普及化政策舉步為艱。另一方面,縱觀市面確實充斥着不少通俗演義甚至野史,而莘莘學子常稱其研習中史之志源自於幼時所讀的《三國演義》或《東周列國志》。

話雖如此,但這些演義猶如出自於「九流十家」的「小說家」,有誇張失實之嫌,而當身旁自詡「博學鴻詞」,「才識兼茂」之士痛斥曹操老奸巨猾,譏諷周瑜心胸狹窄,我們只能暗自苦笑,漸漸明白野史,演義充其量只能引發興趣,遑論取代正統史書的功能。上世紀九十年代,黃仁宇曾以《中國大歷史》及《萬歷十五年》等通俗,學術兼備的讀物企圖撼動中史學界,但事與願違,其學說須被大眾所追捧,但被傳統學界視為荒誕甚至不經。但在當下的新時代中國,中史普及化不再是某某個體的追求,更不是赤子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整體中史學界的歷史性承擔,更是學界未來的發展基礎。而我認為編修通俗史書便是中史學界推動中史普及化的第一步。為此,我希望成為中史學者,推動這一工作。

「路漫漫其修遠矣」,成為學者之路必定過府衝州。而《習慣說》有云:「君子之學,貴乎慎始。」故我選擇了愛國青年之家,國史大師陳寅恪曾任教之地——清華大學作起點,選修歷史學系,進一步發展文史基礎,做愛國奮門的新時代青年,希望成為引領新時代的學者。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主席半世紀前的一席話已然成為我在「中史路」上的信念支柱。我永遠也無法成為「第二個黃仁宇」,更無資格成為「錢穆轉世」。但我希望上承歷代史家之志,履行新時代青年的使命志存高遠,忠於祖國,透過爭取學界支持,編修不違史實,不偏不倚的通俗史書推動學界對中史普及化的追求。謝謝。

第十屆青年史學家年獎獲獎感言

梁俊軒同學 曾就讀英華書院,現為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類專業一年級生。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