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民初(1917-1924 年)中俄政治關係的轉變及其原因

探討民初(1917-1924 年)中俄政治關係的轉變及其原因

近代史上,俄國對中國歷史進程影響深遠。1917十月革命後,紅軍推倒沙俄,1924年正式成立蘇俄,同年中蘇建交。俄國遠東政策,時勢的變化使中蘇交明朗化。此變化亦影響民初政局的形勢。因篇幅所限,現選取1917-24年的中俄關係加以析述。

第一階段:1917-1919- 試探期:蘇俄伸出橄欖枝

十月革命後,中俄只有有限度的連繫,蘇俄盡力打開中國大門,但以皖系段祺瑞為首,親日的安福系對中俄建交極戒心。

這時蘇俄的態度積極,1917年11月,蘇俄公佈公開外交,不兼併,民族自決的新外交理論;並廢除沙皇的秘密條約,引起國際關注。1918年1月3日,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發表「勞動及被剝削人民權利宣言」,「指勞役亞洲弱小國家數萬萬群眾……的野蠻政策,必須完全摒除。」3明顯衝著中國而來,但北洋政府仍然不為所動,中國駐俄大使劉鏡人拒絕遠東股長的會面要求。

其後,中俄開始有非正式的溝通。1918年1月19日,中國大使館的李世中秘書以私人身份和外交人民委員會東方部負責人波利瓦諾夫會面,波利瓦諾夫更稱:「蓋中俄之心民,猶兄弟也!」後來,第五屆蘇維埃代表會上,蘇俄更表示願意放棄俄人在華的一切利益。可見,蘇俄不惜一切促進中蘇建交,但北洋政府拒之於千里外,在華的政治影響力有限。

中蘇互相試探的原因:

首先,蘇俄受國際孤立,內外交困,務必尋求盟友。蘇俄退出一戰,共產主義的政體受英美法等資本主義國家猜疑。英法更組成聯軍,協助反共產革命的白軍抵抗紅軍;1918年,日本入侵海參崴,威脅蘇維埃政權。於是,蘇俄只好積極向中國「求助」,一方面建立戰略同盟;另一方面用以抗衡日本。

第二,北洋政府親日的態度,使其不為所動。安福系軍閥依賴賣礦山,外讓利權予日本,換取貸款擴充勢力。俄國內亂正是日本建立東亞霸權黃金機會,受政治現實使然,段祺瑞不想得罪日本,只好對中俄建交敷衍了事。

第二階段:1919-1924- 建基階段:中蘇利益的結合

1919年,中俄關係有了突破。1919年7月25日,蘇俄《第一次對華宣言》指出廢除帝俄與中,日等國的秘密條約,放棄一切侵略所得。蘇俄更在直皖戰爭後,1920年9月《第二次對華宣言》,提出中俄建交,締結友好關係的建議。

1921年7月1日,經過一年多的特務活動,蘇俄扶植各地共產小組,協助成立中國共產黨,中共「一大」黨綱表明「聯合第三國際,以馬克思主義為行動指南」,蘇俄開始擴大在華政治影響力。由於共產黨未成氣候,蘇俄同時向三大政權:直奉軍閥,孫中山入手。蘇俄指,「北京是民族統一的象徵,我們應該先同北京來往。」1921年10月,裴克斯率領蘇俄第一支全權代表團來華,但會面因外蒙爭議而陷入困境。

鑒於奉系張作霖親日的背景,孫中山缺乏軍事力量,蘇俄於是向吳佩孚談判。1922年,吳佩孚向報界展示「絕不討好俄國」的決心,以致蘇俄代表越飛終止「吳孫合作」之策,改為聯合孫中山,制衡北方軍閥。

結果,1923年1月26日,著名的《孫文越飛宣言》正式發表,確立國共及蘇俄的合作關係,象徵蘇俄進一步提升在華的政治影響力。1923年9月,蘇俄指揮國共兩黨,鼓動各地知識份子,抗議北京政府否定中蘇建交,發動輿論攻勢,爭取對京談判的籌碼。 

可見,中蘇關係的改變,使蘇俄影響力全滲透至中國政局,到1924年蘇俄與張作霖簽訂奉俄協定,蘇俄將中東鐵路地區作為推翻北洋政府的基地,鐵路收入用於支持國共,加強控制民初政局。

中蘇利益結合的原因:  

首先,五四運動間接地促進中俄建交。這場反日,反專制的民間運動,反映出知識份子與蘇俄均視日本為共同敵人。此外,部分知識分子受到俄國十月革命的啟蒙,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例如李大釗成立《新青年》「馬克思研究專題」,降低民眾對俄國的反感,同化思想;蘇俄可借輿論促成中蘇建交,擴大遠東利益。  

此外,孫中山急需蘇俄援助,完成統一中國的思想。兩次護法失敗,西方國家拒絕援助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加上失去軍閥陳炯明支持,孫中山只好向有意尋找遠東合作夥伴的蘇俄示好,達成《孫文越飛宣言》。蘇俄提供以萬計的槍支,資金援助的籌建黃埔軍校,武力統一中國,完成國民革命。其實,孫深知與蘇俄的合作是不可靠的。《孫越宣言》中:孫認為共產制度不可用於中國,可見孫不支持共產制度,中俄關係主要建基於利益,各取所需,而非政治理念的吻合。  

再者,蘇俄國內形勢轉好,增加了外交籌碼。1920年代,國內的反蘇維埃武裝部隊已基本被平定,英法等國停止支白軍。列寧的新經濟政策成功令蘇俄經濟回復到一戰前的水平。蘇俄逐漸脫離外交孤立,其國力提升,令中國各政權,對與蘇俄合作持更開放的態度。

2018年青年史學家

第九屆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

高級組一等獎作品

學校︰聖公會曾肇添中學

學生姓名:張瑋宗

年級:中五級

指導老師姓名:宋思敏老師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