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禪宗初祖達摩來到嵩山少林寺,曾在一石洞内面壁九年,當他離開時,坐禪面對那塊石頭上,竟留下他淡淡的影象。達摩面壁當然不是為了「思過」,而是修習「禪定」,令自己専注於某一對象,以增長智慧。九年間,達摩做的另一件事,就是收慧可為徒。據說慧可在山洞外苦求拜師,達摩說除非天降紅雪。於是,慧可揮起戒刀,斬斷自己一臂,鮮血將雪地染紅,是為「立雪斷臂」,是禪門有名的典故,慧可亦成為禪宗二祖。
有關達摩的傳説還有不少,如一葦渡江、只履西歸等,也是膾炙人口。但是,自胡適懷疑禪宗附會達摩以來,經中外學者努力考證下,只能肯定歷史上確有達摩其人而已,他的生平事蹟還需深究。那麼,外來的達摩,為甚麼會被中國禪僧奉作祖師?
祖師西來意:達摩的來華
禪宗公案中經常問「祖師西來意」,祖師指達摩,就是問他為甚麽千辛萬苦從西方老遠跑到中國來?最早提到達摩的文獻,有北魏楊衒之約撰於547年的《洛陽伽藍記》,說達摩是波斯國人;而大約同時代,曇林的《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及序》則稱他是南天竺人。由於曇林是達摩的弟子,以後的文獻大多以達摩為印度國王的第三子,出家後有感中國佛教的衰敗,不遠千里而來中土弘揚佛法。
但是,圍繞達摩大師的謎團依然未解,光是有關他何時來華,學界就有不同意見。來華時間,又與達摩是否曾經會晤梁武帝蕭衍相關。傳說達摩在梁武帝年間到達中國後,被接往南京,梁武帝由於做了很多佛事,便問達摩這樣有多大功德,他回答說沒有功德。兩人話不投機,達摩因而離開北上。
一花開五葉:禪宗的開展
現在一般認為,達摩早於南朝劉宋年間,已取海路來華,在廣州附近登岸,先在南朝境內活動,後往北魏。作為禪宗祖師,達摩在佛教發展史中所起的作用,不僅體現在《二入四行論》等著述,他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思想,以頓悟為基礎,適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軌跡。
奉慧能為六祖的南宗在8世紀後期,成為禪宗的主流,其後所編的禪宗語錄、傳燈錄和僧傳,各宗派根據自己的需要,對達摩的形象進行加工。從禪宗宗派的源流來看,有「一花開五葉」的説法,「一花」指達摩傳入中國的禪宗之源,「五葉」就提慧能門下演變成的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五家。
達摩的文化意義
在中國佛教史上,既有西赴印度求法的中土高僧,以玄奘為代表,由相關系列傳說而誕生了名著《西遊記》。也有東來華夏弘法的印度高僧,典型是達摩,他一生之中諸多事蹟傳説,通過文字、雕刻、繪畫等藝術形式,經過歷代演繹,為普羅大眾耳熟能詳,如小說有明代的《掃魅敦倫東度記》。達摩甚至被認作少林武術的鼻祖,著有秘笈《易筋經》,被後世不少武俠小説和影視作品所渲染。總之,禪宗倡導的簡素、自然、寂靜,在現今生活、藝術等領域中,仍可大派用場。
作者:鄺明威博士
圖片: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