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在中國乃至部分國家的世界史上皆別具意義,有獨特的文化象徵,絕非單純的身體組織。在中國歷史上,說到頭髮不得不提於明末清初乃至清末民初間的「辮子」風波。在滿清入關之初,滿清政權便下達「剃髮令」(或稱「薙髮令」等);而中華民國建立之際,頒發了「剪辮令」。一條辮子不僅與王朝命運緊密相連,至清末民初,更牽動國家、民族、人民的命運。
剃髮剪辮的歷史
明末 |
|
清初 |
|
清末 |
|
民初 |
|
剪辮涉政經因素
一般人認為「剪辮」是清政府與革命黨人二元對立的議題,但事實上,部分清政府核心人士與革命黨陣線是相同──同樣面對保守派的反對,又期望借「剪辮」革新社會面貌以達到移風易俗、強種救國。不過,前者為的是推動憲政改良以維護滿清統治,而後者乃為了推翻滿清政權及帝制,革命救國。故與其說是對立與爭奪,不如說是錯綜複雜的 「政治博弈」,當中還摻雜經濟、文化等因素。
但無論何時、剪辮與否,最難莫過於百姓。革命「勝利」後,「剪辮」行動迅速蔓延至全國。支持者提出「不剪髮不算革命,並且也不算時髦,走不進大衙門去說話,走不進學堂去讀書」 等;但亦有反對「剪辮」者認為「辮子乃系頭髮,與革命何關?」、「身體自由,乃個人神聖不可侵犯之大權,況又係父母之遺體,剪與不見剪,各有專司,外人安得加以強權也?」
剪辮與思想無關
然而,「剪辮」儼然是被迫的「唯一選擇」。不少衝突、流血事件因此而起。例如《申報》1912年2月報道,湖口有鄉民與軍士就剪辮爭扭,不幸被剪刀戳喉致死等;另有駭人聽聞的山東「五.一八剪辮慘案」。支持與反對剪辮的對立,平民百姓被夾中間,多少無辜生命竟因辮子而斷送,不禁讓人唏噓。魯迅亦曾感歎:「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國人只因為這不痛不癢的頭髮而吃苦,受難,滅亡」。
直到辛亥革命後十年,「辮子」依舊是個問題。但「辮子」真的是罪魁禍首嗎?或許正如辜鴻銘所言 「中國之存亡,在德不在辮」,無關剪不剪辮,惟有思想的覺醒才是革命的真諦,才是中國進步、踏進現代化的關鍵。
作者:朱思思
(本文曾於2022年6月16日在《星島日報》「悅讀語文」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