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世界首富」伍秉鑑

中國歷史上的「世界首富」伍秉鑑

如果談起現在的世界或是華人首富,相信大家腦海中都會閃過幾個家傳戶曉的名字。但如果說起中國歷史、以至世界歷史上的首富,大家又會想起誰呢?歷代的富豪的排名可謂眾說紛紜,但今日的主角—清代商人伍秉鑑也是榜上有名。

在鴉片戰爭前,清代大部分時候都嚴格限制貿易,實行一口通商,即外商只能夠在廣州通商,也只能夠和被稱為「十三行」的廣州當地行商交易。行商獨佔貿易的同時,也要代朝廷管束外商行為及徵稅,令行商成為中外之間的橋樑乃至磨心。在獨特的背景下,有不少行商發家致富,而伍氏的怡和行正是其中之一,其主理人伍秉鑑更帶領怡和行更上一層樓,他本人亦成為中國甚至世界首富,事業的興衰更是反映着中外貿易及關係的變化。

從發跡到致富

伍氏家族世代經營茶葉生意,直到伍秉鑑的父親伍國瑩才參與行商貿易。伍國瑩曾經在同文行(另一間財力雄厚的行商)擔任賬房。伍國瑩累積一定經驗後創業,估計最遲在1777年便以 「浩官」的商名和洋人作交易,外國人也一直沿用浩官(Houqua)來稱呼他的繼承人。

1801年,伍秉從其兄長手上接手生意,數年時間便成功令怡和行成為行商之首。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有接近兩成的茶葉都由怡和行購入, 而怡和行也是所有行商的首領,稱為總商,代表清廷處理廣州貿易:無論是貿易量,還是影響力,也是舉足輕重。1834年,伍氏的資產已經高達2,600萬銀元,不少學者都認為他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人。

拓展國際業務

伍秉不但善於經商,更有廣闊視野和良好商譽。他並不滿足於行商貿易,還積極向海外發展。他和英國、印度、美國等地的商人保持良好關係,通過其合作夥伴約翰·默里·福布斯(John Murray Forbes)在美國投資鐵路、保險等產業,在當時可說是史無前例。他經商的信譽更是廣為人知。當時英美認定怡和行的茶葉為上等,美國甚至有商船以浩官命名。1832年成立的渣甸洋行更改名為怡和洋行,以借用怡和行的名聲營商。時至今日,香港怡和行依然有廣泛業務。

成敗也十三行

隨着時局劇變,伍秉鑑作為總商自然成為了中外角力的磨心。伍秉鑑曾經多次調和清廷和英商之間的矛盾,但最終於事無補。

鴉片戰爭期間,伍秉鑑和其他行商出資協助林則徐整頓軍備,在其後的《廣州和約》更承擔大量賠款,向英軍贖回廣州城,並繼續協助清廷和英國交涉。雖然伍氏獲恩賜三品頂戴,但由於其和外商過從甚密, 過去也有包庇鴉片買賣的嫌疑,被部分時人視為賣國賊。隨着各項不平等條約的簽署,清廷開放大量通商口岸,廣州不再壟斷海外貿易,行商風光不再。伍秉鑑既要處理商務,也要處理中外交涉,心力交瘁,在《南京條約》簽署後半年便去世,怡和行在其兒子伍崇曜去世後便日益沒落,象徵著十三行時代的沒落。

作者:周正賢

(本文曾於2022年5月5日在《星島日報》「悅讀語文」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