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記》竟然被當作古代間諜報告?

《大唐西域記》竟然被當作古代間諜報告?

在科技發達的現代,周遊列國乃至環遊世界,都已經不是難事。試想一下,在沒有機器動力的古代,假設在沒有得到任何支持的情況下,一個人偷渡出國,不僅大難不死,還帶回了流傳萬世文明成果,這將會是怎樣的奇人奇事呢?

此人正是唐朝的佛教僧人,當年捨身求法的西行者「玄奘大師」。梁啟超稱讚他為「千古學者之模範」,有一句日本語格言說道:「弘法奪『大師』之名,……玄奘奪『三藏』之名」。由玄奘大師敘述、其弟子編撰而成的《大唐西域記》,更獲認為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惟這本中世紀地理方志,卻有人以為是「間諜報告」,其理安在?

取西經的緣由

玄奘(602-664年),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人,中國佛教唯識宗創始人,漢傳佛教界久負盛名的譯經師,也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中心人物唐僧(唐三藏)的原型。玄奘大師13歲出家,天資聰慧,尤好廣學多聞。

隨着修行的日漸深入,玄奘發現,不僅現有的經典譯本品類十分有限、翻譯水準參差不齊,還存在不少令人難以辨析的學說觀點。他深感有必要親身去佛教的發源地——印度,求取「真經」,斷疑解惑,普度眾生。

於是,玄奘大師上書唐太宗表明心跡,但由於當時的邊關存在安全隱患而被挽留。貞觀元年(627),仍未得到朝廷正式批准西行求法的玄奘大師,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自行出發,開始了長達19年的「偷渡」生涯。貞觀十七年(643)春,玄奘謝絕了印度僧眾的挽留,攜帶657部佛經回到祖國,並奉敕完成《大唐西域記》。

偷渡環遊世界

《大唐西域記》共12卷,記述了玄奘大師親身造訪的110個國家,及未去過的28個國家,包括了今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等地。對這些國家的國體民情詳盡備至的記載,成為當時唐朝了解西域的主要資料。試看以下對「阿耆尼國」的描述:

「阿耆尼國東西六百餘里,南北四百餘里。國大都城週六七里,四面據山,道險易守。泉流交帶,引水為田。土宜糜、黍、宿 麥、香棗、葡萄、梨、諸果。氣序和暢,風俗質直。文字取則印度,微有增損。服飾褐,斷發無巾。貨用金錢、銀錢、小銅錢。王其國人也。勇而寡略,好自稱伐。國無綱紀,法不整肅,迦藍十余所,僧徒兩千人,習學小乘教說一切有部……」

玄奘大師以寥寥百餘字已將「阿耆尼國」的基本國情,例如地理、文字、貨幣、風俗等簡明扼要展現出來,難怪有人揣測,《大唐西域記》是唐太宗欲了解西域及印度的情況,而命玄奘大師編纂的「間諜報告」。例如史家林天蔚所言,唐太宗此舉是「為了了解西域的情況,以備將來對突厥用兵參考」。另一學者湯用彤更記述唐太宗還試圖「請法師還俗,共謀朝政。」

若說《大唐西域記》是一部「間諜報告」自是戲言,但卻可以說,此書是玄奘大師懷着「上求佛法,下化眾生」這樣一種求知度人的崇高理想,歷經千難萬險而成的智慧結晶。亞里士多德曾說「求知是人類的本性」。而事實上,人類社會正是在不斷的求知探索中進步發展。《大唐西域記》,不僅是當年跨越中國、南亞、中亞、西亞等文明區域的詳實著述,更堪稱激勵後輩學人堅持理想、鑽研真理之高揚法幢。

作者:劉吳睿宏

(本文曾於2022年2月24日在《星島日報》「悅讀語文」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