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歷史,就是透過訪問歷史見證人或經歷者,了解過去的文化和事件。這是搜集歷史材料非常重要的一環。在課堂上我們學習到的都是形式化的正史,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每個朝代的大環境,如政治、文化、經濟,我們自然就忘記了,人們即使身處於歷史洪流之中,圍繞在身邊的亦只是工作、愛情等等的煩惱,而透過訪問這些「非正式」的歷史,可以讓我們更鮮活地了解當時的社會面貌,更細微地建構起社會和文化的變遷,同時亦令歷史更有人情味,即「活着的歷史」。可是,人們不可能一直記着數十年來生活的所有細節,記憶也會出現差錯。受訪者人在訴說自己過去的經歷時,也可能會說謊。雖然這些紀錄或許有不少偏差,但為何不少歷史學家依然以口述歷史為研究的根據呢?
古代口述歷史
在文字發明以前,人們十分依賴口耳相傳,老一輩把生活的經驗、感情、歷史放到記憶裏,以記憶為載體一代一代地承傳下去,所以中國最早的歷史,說是源於口述歷史也不為過。使用口述歷史來撰寫史書,最著名的例子有司馬遷的《史記》,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提到︰「採訪而得其口說,此即口碑性質之史料也,司馬遷作史多用此法。」《史記》記錄上至軒轅神農,下至漢朝,而歷史源遠流長,司馬遷如何得知箇中細節呢?除了參考史書如《春秋》、《左傳》外,他更外出尋訪歷史見證人。例如《史記》中的《樊酈滕灌列傳》中講述了劉邦手下四位將領的故事,司馬遷特意去拜訪他們的故居,向當地的老人請教他們的事跡,得知樊噲原來是個殺狗的屠夫和起家的事跡,可見口述歷史早在漢朝就已經有跡可尋。
加工考辨困難
相比起一般的文字史料,口述歷史有更多的不穩定性。首先是記憶的誤差,別說數十年的回憶,就算是一年內的記憶,人也會忘記。對於過於悲痛或恥辱的回憶,人們或會隱瞞、或會說謊、或會選擇性忘記,記憶也可能受個人的心理而被扭曲。學者在整理口述歷史的記錄時,可能會受自己的背景和學歷影響,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批判,使記錄並不準確。因此,我們首先要明白,口述歷史中得出的資料,並不是歷史,而是「人們所認為的歷史」,當中可能夾雜了主觀的意見,不論是來自學者的意見,還是研究對象的意見。
而我們整理口述歷史的時候,為了減低口述歷史中的誤差,我們會同時運用不用方面的史料,如實地考察、研讀經典、參考不同的資料等等。又例如在田野調查中,學者們需要對一個族群進行滲透式的觀察,把自己原有的常識、理論,甚至是語言都拋棄,把自己融合到這個族群,這時候再整合出的口述歷史,就更接近我們的目標──人民自己書寫自己的歷史。
口述歷史的意義
口述歷史的內容非常廣泛,為了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動的「世界記憶」,多媒體數碼平台「香港記憶」製作了「香港留聲」口述歷史庫,記錄了香港多方面的回憶,受訪者講述的並不是帝王將相、朝代的政治史,只是他們作為普通人,不會被記錄在「正史」裏的生活。例如水果攤主會講述1967年的時候,水果檔被「黑社會」徵收保護費的經過;在1950年代的童工如何逃過身份證檢查;日治時期,香港糧食短缺,人們只好吃樹芯和竹子等等的事情。這些事情雖然不起眼,卻在細節中記錄了大時代中的百姓。
作者:伍天晴
(本文曾於2022年2月17日在《星島日報》「悅讀語文」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