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將近,現今多喚作「春節」,是中華民族的盛大傳統節慶,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農曆新年在上古時期就有初具規模的農業豐收祭祀活動,隨着後世歷朝歷代人文風俗的演進,早已成為美滿和團圓的象徵,更有許多現今看來或妙趣橫生的傳統習俗。
歷代新年日期多變
農曆新年是全球華人圈家團圓、同享歡慶的傳統佳節。在農曆新年期間,親友聚首一堂,共享天倫之樂,已成為了每個華人家庭的習俗。在現代,一般認為農曆新年從農曆正月初一(歲首)開始,而這一天就是「春節」。而實際上,從歲首一直到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後,方可說「年味」漸淡,因此也有這段時間統稱「春節」的說法。
夏朝的夏曆定立歲首為孟春一月一日(農曆正月初一)。商代製定出殷曆,以十二月初一日為歲首;周代又改用周曆,以十一月初一日為歲首。秦始皇嬴政完成大一統後,宣布使用額項曆,以十月初一為歲首。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又沿用夏曆的歲首。此後,魏明帝曹叡、唐女皇武則天等人都對該首進行改動,但後世最終仍然逐漸採用夏曆的歲首,並沿用至今。
歷代新年名稱各異
先秦時期,新年稱作「上元」、「元日」、「獻歲」等。兩漢時期,人稱「歲日」、「正日」、「正日」、「三朝」。而魏晉時期,出現了「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稱呼。唐宋元明之際,有「元旦」、「元日」、「歲日」、「新正」、「新元」等新舊名稱。及至清朝,新年才比較穩定地稱為「元日」或者「元旦」。
不難發現,古人把新年稱作「元日」或「元旦」最為常見,但古代的「元日」卻是指農曆新年,而不是現今公曆1月1日的「元旦」。
順此一提,中國古代的「春節」也不是現代意義的「春節」。春節已有四千多年歷史,是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後漢書·楊震傳》記載:「春節未雨,百僚焦心,而籍修不止,誠致早之征也。」人們今天過的農曆新年正月初一的「春節」,是辛亥革命以後所訂,歷史不過百年。
從「春節」一詞的演變可見,日常生活中滿布歷史留下的痕迹,而每個節日也有它的歷史淵源和演變。此外,既然節日也有它的歷史,這反映出歷史並不是遙不可及、只有象牙塔中人才能接觸和理解的事,而是近在咫尺、人人可及,人人也應當認識了解的文化結晶。
漢代
- 在漢武帝以前,歷朝歷代新年的日期迥然不同。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採納司馬遷等人的上奏,使用《太初曆》,恢復了夏曆(農曆)以正月初一為歲首。由此,以農曆正月初一為過新年的日期正式確立。
- 西漢初年推行「休養生息」政策,推動了過新年風俗的形。從此,人們逐漸統一在農曆正月初一開展祭神祀祖等活動。
唐宋
- 唐宋時期,過年成為真正意義上舉國歡騰的全民節日。那時的習俗已經和以前截然不同,過年的重頭戲是各種娛樂活動。唐玄宗曾頒布《假寧令》:「元正、冬至,各給假七日。」宋朝也延續了這一「過年假」制度。
- 此外,唐朝過年還流行贈送新年賀卡(飛帖),宋朝則着重美食盛宴。至於北方過年時家家戶戶都吃的餃子,早在在東漢就已出現,也由宋朝盛行並沿襲至今。
明清
- 明清之際,可謂過新年習俗的定型時期,不僅沿襲了以前的多數習俗,也出現了的新的習俗。人們之間流行和注重「拜年」,無論是出於禮節或者應酬,尋常百姓講究互贈新年禮品,達官顯貴則流行互送名帖。
- 不少傳統娛樂活動,例如舞龍舞獅、演戲說書等開始在新年期間集中上演。總之,在這個時期,新年習俗基本已定形。
作者:劉吳睿宏老師
(本文曾於2022年1月20日在《星島日報》「悅讀語文」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