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樂不常有───左思與潘安

伯樂不常有───左思與潘安

你知不知道「伯樂」是誰?

伯樂是中國著名的「相馬師」,曾為春秋時期的秦穆公相馬、薦馬,為秦建立了不少汗馬功勞,著有中國歷史第一部相馬著作《伯樂相馬經》。唐代大文學家韓愈著有《雜說四》,《雜說四》內有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自此「伯樂不常有」,常為不得志者,自謂「懷才不遇」者,自解之辭。那左思與潘安又與伯樂有何關係呢?

正文

人的際遇很難掌握,「懷才不遇」、「自古聖賢皆寂寞」,好像難以避免。但本文介紹的兩位人物中的左思,似乎又能啟示自處之道。

西晉(265年-316年)是繼分裂的「三國時代」後的短暫統一王朝。西晉一代只有四帝,除開國的晉武帝(司馬炎)(265年-290年)統治的時代,政局尚算昇平外,其餘三帝,都受到「八王之亂」的影響,離不開帝后爭權、外戚當政、諸王權鬥的政治混亂局面,國祚僅五十二年。

晉武帝當政的鼎盛時期──太康年間──文壇上有「三張二陸兩潘一左」之說(鍾嶸《詩品序》),用以概述文壇上八位名重一時的詩人,而本文介紹的左思與潘安,也就是上述八人的其中兩位,地位舉足輕重。

提到潘安與左思,不期然就想起文壇上的兩個故事:「擲果盈車」與「洛陽紙貴」。

潘安與左思都是西晉太康時代的大詩人,但樣貌卻有天壤之別。據《世說新語》,由於潘安儀表出眾,乘車出遊,常有女子圍著其車,並擲上果子,這就是「擲果盈車」的典故由來。故事還有後續,左思仿傚潘安,也駕車出遊,但由於左思貌醜,他得到的不是果子,而是別人的唾涎。

這故事可從不同的方向分析。若以求伯樂的角度看,左思未免太沒有自知之明:求人賞識,也要看自己有何值得他人欣賞之處。

「洛陽紙貴」中的左思就聰明得多了。據《晉書●左思傳》及《世說新語》,左思少時學書法、鼓琴都沒有什麼突出成就,其父深以為憾。且左思為人口吃,不善與人交,故埋首著作,希以著述出人頭地,於是十年苦思,博覽群書,撰成《三都賦》,卻未受時人好評。左思以《三都賦》求見當世大文學家張華,及名人與醫學家皇甫謐,幸得張華推薦其賦,皇甫謐更為賦作序,從而《三都賦》名聞天下,人人爭抄錄,京城洛陽之紙張頓時供不應求,紙價大漲。「洛陽紙貴」之成語,由此而來。

「洛陽紙貴」中的左思能認清自己的能力,選擇了合宜的道路,努力耕耘,才能有所成就。有實力、有成就也要努力經營,尋找適當的伯樂,才能「懷才得遇」。「伯樂不常有」,際遇的確難掌握,而自知之明,努力求進卻是「得遇」的必須條件。與其悲鳴,不若先「求之在我」,亦只有這樣才有機會成功,才能問心無愧,才值得別人灑下同情之淚。

作者:劉智勇老師

(本文曾於2021年11月25日在《星島日報》「悅讀語文」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