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逸軒
公元前279年,秦軍攻楚。不足一年,楚國都城郢都(今湖北省荊州市)被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後,焚歷代楚王墓。屈原目睹山河殘破,於是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當中情事,讓人不忍。不過,屈原投江之事,列朝列代依然加以歌頌屈原對楚國的忠貞表現。直到現在,屈原悲憤之中投江而亡的故事,依然膾炙人口,甚至成為學校教育的必備課題。但我們要問:現代人和古代人所理解的屈原投江是否一致呢?或者問,現在的學生應該如何理解屈原這位偉大的人物?
屈原投江與粽子的關係
現代人一提起屈原,往往將屈原與粽子扯上關係。一般說法是這樣的。曾經身爲三閭大夫,負責掌管祭祀、家族事宜,並沒有實權。屈原投江自殺後,百姓目睹此難得一見的好官跳河自殺後,隨即說不可以讓屈大夫的屍身為魚所食。於是扔下一些飯糰,也就是後世的粽子,讓魚食用,避免屈原屍體為魚所分食。這故事在幼時讀來,還真是一步三嘆息,步步皆流淚啊!不過,故事見仁見智,各有解讀,與之有關的文化觀念,可以是中國傳統的喪葬觀念,也可以是端午節的節日觀。
回溯端午節的根源,在戰國時,粽子原本並不是用來祭祀屈原或者保護屈原的。當時,農曆五月被視爲「惡月」,根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匯編》,當時人們認爲農曆五月毒蟲遍出,因此有諸多禁忌,甚至以製作五毒符來避禍。五毒即五種毒蟲,即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當時人們製作原始版的粽子,其實是希望祛除這五種毒蟲,可以在炎炎夏日的開始時保護自己。不過,到東漢以後,端午節遂開始與屈原有關。例如在南朝梁朝吳均所著的《續齊諧記》中載:「屈原五月五日投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儲米透水祭之。」所以,在民俗來説,端午節原本與屈原並沒有很大關係,甚至很有機會是後人為紀念偉大人物,而略作附會的結果,也就是説,這很有可能是一場美麗的誤會。
紀念端午:忠臣的身後美名
以上總結屈原與端午節的傳說是一場美好的誤會。誤會自然是誤會,但為何是「美好的」呢?後世人們紀念屈原與及其他忠臣,原因是與中國人的價值觀有關。在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人們視忠於君主,忠於國家為一種美德。修史者會記載,老百姓也會口耳相傳,講述忠君愛國者的事跡,屈原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屈原忠於楚國,忠於楚王,不遺餘力的想要實施變法,壯大楚國,改善楚國環境,讓幼有所養,老有所依。可惜因為子蘭等奸臣的陷害,一步步地被貶斥。讀史者可以對屈原有不同評價,有說屈原孤傲、也有說他清高。不過,屈原對楚國的憂患之情,絕對日月可鑒。也許正是如此,荊楚大地上的人民,既感念屈原的忠心,也悲嘆他的懷才不遇,才會千年如一日地以端午記載屈原吧!
(本文曾於2021年10月21日在《星島日報》「悅讀語文」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