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性善性惡之辯

儒家性善性惡之辯

「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經》中開首的一句說話,相信大家都琅琅上口,耳熟能詳。《三字經》作為古代蒙學經典,記載的一定是不容置疑的大道理嗎?事實上,中國歷代思想家對於人性善惡的問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本文將會介紹儒家學說中兩種主流的看法。

人性本善 孟子倡人有責毋忘本心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

《論語·陽貨》中,孔子談到人的「本性」與「習性」:「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然而孔子並沒有明言性善性惡的問題。孟子是首先觸及到這個問題的儒家學者,他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有別於其他動物,關鍵在於:惟有人具有「惻隱」、「羞惡」、「辭讓」及「是非」的「四端」。孟子用一個簡單的事例說明人人皆有惻隱之心:「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孟子·公孫丑上》)那一份見孺子將入於井而起的惻隱之情是自然而有,存於天性當中,不是出於任何目的。

推論下去,就會得出人性是良善的結論。但是,細心一想,既然人性本善,只要人人順從心性而行,我們不就會有一個和諧的完美社會嗎?為甚麼社會上還是會有不公不義的惡事發生呢?為甚麼國際間還是會有那麼多的紛爭呢?

原來,雖然孟子肯定人性本善,但是同時都有指出人們後天的責任與義務。「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孫丑上》)「四端」是一個起點,雖然我們「贏在起跑綫」,但是我們不能夠滿足於四端,我們須致力擴充我們本有的善性,好像讓火苗燃燒和泉水流通一樣。只要做到這一點,世界和平就不再是甚麼天方夜譚的事了。

人性本惡 荀子倡積學以糾惡性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

荀子則反對孟子人性本善的觀點,通過人生經驗的累積,從而歸納出人性本惡的結論。荀子提出生而為人自然就會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欲望:「飢而欲飽,寒而欲煖,勞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荀子·性惡》)如果我們放任這些欲望,就會造成不好的後果,舉例說:「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荀子·性惡》)我們如果順從人的性情,就會發生爭端,破壞道德倫理,那不就正正證明人性本惡嗎?既然荀子認為人性本惡,是不是就代表世界上不會有好人善人,人人終其一生都只能使壞行惡呢?其實不然。

荀子雖然認為人性本惡,不過卻沒有否定人類為善的可能。荀子在〈性惡〉篇開宗明義指出人性本惡,然後隨即提到「其善者偽也」。「偽」不是虛偽的意思,《荀子注》作者楊倞解釋:「偽,為也,矯也,矯其本性也。凡非天性而人作為之者,皆謂之偽。」《荀子·性惡》後文曰:「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正名》又曰:「心慮而能為之動,謂之偽;慮積焉,能習焉,而後成謂之偽。」簡單而言,荀子認為行善並非天性使然,而是後天人為努力積累學習改變「惡性」的結果。

結語

孟子人性本善的觀點對於後世的思想家影響頗鉅,例如唐代李俘主張滅情復性、明代王陽明的「心學」,均與孟子的性善論有密切的關係;而荀子性惡說的論點則對韓非子法家起了一定的影響。

孟子的「性善」或是荀子的「性惡」看似大相逕庭,但是他們同樣肯定生而為人擁有的無限可能,孟子提倡後天努力彰顯善性,荀子則鼓勵後天積習去惡揚善,兩者實則殊途同歸。由是觀之,行善積德不是命運,更是一種選擇。儒家學說歷經千年而不衰,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儒家貼地論及人性的話題,同時為我們指引一條成為君子聖賢的道路。

文:袁浩勤老師

(本文曾於2021年5月28日在《星島日報》「悅讀語文」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