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美麗精緻的妝容讓新娘子變得更艷麗動人,而時至今日,化妝已是一種潮流,更有年輕化,甚至突破性別框限的趨勢。除了電視節目、報章雜誌介紹明星的化妝心得外,YouTube 和 Instagram 等網絡平台亦造就許多美容博客,使我們更易掌握化妝技巧,或選擇符合自己經濟能力的化妝品。
與此比較,古代婦女沒有現成的、琳琅滿目的化妝品可供選擇。在物質、資訊流通相對匱乏的古代,她們又如何做到「女為悅己者容」呢?
天然化妝品誕生
早在商周以至春秋戰國時代,化妝已在不同階層的婦女中流行,她們就地取材,以天然植物、動物油脂、香料等為化妝品原料。
當時流行粉底、胭脂、點唇、畫眉,如《楚辭》中「粉白黛黑施方澤」、《戰國策》裏「鄭國之女,粉白黛黑」的記載,說明先秦女性已經開始用鋅粉來裝飾自己的臉部,使之潔白柔嫩,表現青春美感,故有「白粉」之稱;胭脂則來自女性以紅藍花汁凝成脂,塗在臉上,因產於燕國,故稱為「燕脂」;畫眉的材料就以黛為主,即青黑色的礦物質或植物所造成的顏料。一般畫成長眉,也有《詩經》、《楚辭》中所說的狀如蠶蛾的「娥眉」。
樸素淡雅亦修容
在禮教盛行的明代,女子也會好好裝扮一番。據明代畫家唐寅形容,當時流行的妝扮是「雞卵臉、柳葉眉、鯉魚嘴、葱管鼻」。
此外,浙江一帶還有「整容」風尚,稱為「開臉」,就是用絲綫絞除臉面上的汗毛、修齊鬢角眉毛,這種整容方式還流傳至今。
女子愛美乃天性
在歷史長河中,也不難發現化妝的「熱潮」。據《後漢書》、《搜神記》的記載,東漢時期,大將軍梁冀的妻子孫壽以擅長打扮而聞名,她的儀容妝飾新奇嫵媚,其中的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使得當時的京城婦女爭相模仿。而東漢的樂府詩〈城中謠〉中有誦「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雖有借事說理的味道,也印證了當時漢化流行時尚的風向標。
額黃花鈿不失美感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文治武功、政治清明的鼎盛時期,且對外交流頻繁,社會風氣開放,婦女盛行追求時髦,着意修飾。白居易〈上陽人〉:「小頭鞵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時世妝」一詞,說明唐代社會有明確的時尚概念。
而當時蔚為風尚的化妝,莫過於花鈿、面魘、額黃。
花鈿的起源至今未有定論,但就目前史料所見,花鈿可能是受到中亞和印度文化的影響。唐代出現很多不同材質、形狀的花鈿,唐代墓室壁畫中的女性不少都以此裝飾臉部。晚唐時更發展至鼎盛,並延續至五代。敦煌壁畫中的晚唐至五代貴族婦女的供養人畫像中,就有不少是滿面花鈿。
面魘又稱妝靨。靨指面頰上的酒窩,因此面靨一般指婦女施於兩側酒窩處的一種妝飾。
額黃就是用金黃色的材料剪裁出不同形狀,黏滿整個額頭,如唐代詩人溫庭筠〈偶游〉一詩描述婦女妝容之美:「雲髻幾迷芳草蝶,額黃無限夕陽山。」,或如同學們定必認識的〈木蘭辭〉:「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也可見這種化妝形式在當時已落入尋常百姓家中。
作者:林灝老師
(本文曾於2021年5月7日在《星島日報》「悅讀語文」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