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香港的巴斯人

建設香港的巴斯人

說到香港的環境,不少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石屎森林」這個負面詞語。其實,香港不少街道及建築都帶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歷史色彩。一棟建築物的外層會因時間消逝而褪色,但它的歷史印記卻歷久猶新。說到在香港漫步的好去處,位於港島的香港公園一帶必然值得一提。在這個今天已成為本地人「打卡」熱點的地方,卻留有教人難以置信的歷史痕跡。

走到在香港公園旁,前名為「兵頭花園」的香港動植物公園,你或會看到園內一座不起眼的平頂亭。若你蹲下一看,卻會發現在底座的碑文內有乾坤。所寫的是Parsee Community,這座亭正正是由巴斯人捐贈的。

驟眼看,波斯及印度與香港風馬牛不相及;然而,從十九到二十世紀初,巴斯人的足跡都佈滿香港開阜埠史之中。巴斯人當初在香港有何建樹?今日又何以在香港式微?讓我們在港九各處漫步中找出答案!

巴斯人信奉火教,來自波斯國(即今日的伊朗)。後來在伊斯蘭傳入後,他們便遷到印度。要看一個族群在地方上的影響力有多大,從他們身後事的處理便可見一班。在跑馬地山上的墳場,就曾經是巴斯人的私人墓園。在十九世紀初,當時人數僅數百人的火教信徒便成功爭取撥地作巴斯人墓園。一眾先人當中,又以律敦治及麼地兩個名字最為本地人熟悉。

今日大家提到律敦治,不免會想到港島的一間醫院,那正正是火教徒律敦治  Jehangir Hormusjee Ruttonjee為照顧肺癆病者而在1949年改建的醫院。律敦治不單止與很多火教徒一樣熱心公益,也從商有道,今日為人熟悉的生力啤酒,就是律敦治先生所創立。說到商業頭腦,就不能不提同樣是火教徒的麼地在港的豐光偉績。

今日已成遊客熱點的尖沙咀麼地道,便是麼地先生在十九世紀,當大多商人在港島中心做生意時,看中尖沙咀發展的潛質而買下的土地。他更在1890-1910年間,成功說服當時的政府開展在干諾道一帶的填海工程。今日中上環及尖沙咀的繁盛,足以印證他的眼光。他與律敦治一樣樂善好施,在香港大學陸佑堂梯間的銅像便是為了紀念他捐助約十萬元助港督盧押興建香港西醫書院(亦是國父孫文來港就學之處)而立的。他亦在佐敦成立由港督開幕的九龍木球會。

事實上,在香港1841年第一場的土地拍賣,巴斯商人就佔了四名。到1860年的註冊商行列表中,巴斯人所辦的佔了七十三間中的十七間。在1864年滙豐銀行成立時,十三名委員會之中亦有三名巴斯人。由巴斯人從廣州遷移到香港的巴倫治洋行,在整個十九世紀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是香港的主要棉紗商。巴斯人 Dorabjee Naorojee則在發展酒店業務同時,創立了香港第一間渡海小輪公司。這間公司後來成為天星小輪,今日仍以星字為頭命名其船隻。

當初在港可謂長袖善舞的巴斯人,隨著華人在香港商界的崛起,逐漸失去了他們以前舉足輕重的角色。今天,他們在港的活躍基地只剩下銅鑼灣善樂施大廈內的祅廟。然而,他們對香港開埠時的貢獻是不會被磨滅的,就如同他們在香港路上不同角落的痕跡一樣。若果你在散步之時經過上述巴斯人足跡之處,何不細看這些表面伸平平無奇的建築物?也許在你細心觀察之下,發現巴斯人被時代沙塵所蓋的光輝,也許你會惦掛這群曾為港人默默建樹的外族人。

作者:林俊朗

(本文曾於2020年12月15日在星島日報「悅讀語文」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中心簡介: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悅讀語文 #巴斯人 #香港 #石屎森林 #尖沙咀麼地道 #律敦治 #火教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