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薯仔、土豆、洋芋,哪個說法是對的呢?
答案是以上皆是,因不同方言中有不同的使用習慣而有不同的名稱。一般來說,「馬鈴薯」(potato)是統稱;而「薯仔」是香港、廣東等粵方言地區慣用的稱呼;「土豆」則是東北一帶等使用官話方言地區的流行稱呼;而「洋芋」的叫法常見於台灣地區,在吳、湘方言中也是常用叫法。關於「馬鈴薯」稱呼不止於此,有興趣的同學可参考項夢冰、周焊培〈漢語方言裏的馬鈴薯〉等文章,今期先帶大家了解一下甚麼是「方言」。
方言,以字面而言就是「地方使用的語言」,據《漢語大詞典》中「方言」詞條解釋:「語言的地方變體。一種語言中跟標準語有區別的、只通行於一個地區的話」。「方言」可以說是相對於「標準語」,同時又是集中在一個地區發展成具特徵的「通行語言」,如王維〈早入榮陽界》詩言:「人見風俗,入境闻方言」。
十大地方通行語
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同時有着悠久歷史,故而發展出不下數百種方言,有的隨着時間而消失,有的則合而為一,發展成更趨成熟的語系。時至今日,各種方言仍不斷地在發展、變化。早在1900年,學者章炳麟於《書》提出將漢語方言分為十區;後有不少學者提出「七分」的說法,長時間為方言學界普遍接受。就官方而言,2000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除確定普通話為國家通用語言外,也依此說,將方言分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閩方言。但如上文所言,語言無時無刻都在變化,故2017年教育部發布《中國語言文字概況》中(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第2版),將漢語方言分為十大方言:官話方言、晉方言、吳方言、徽方言、方言、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湘方言、平話土話。
普通話VS方言
說到方言之間的差異,一般體現於詞彙、語法(如語序)、句式等各個方面的不同。前文提及的「馬鈴薯」,就是方言詞彙使用差異的典型例子之一。諸如此類,常在生活中引起不少的趣事,例如「土豆」在東北地區是馬鈴薯,但在台灣或福建等地區,因「土豆」和「花生」在閩方言的發音類似(近似粵音「拖逗」),所以有時「土豆」在當地指的其實是花生。
不過方言皆源自共同的母語——古代漢語,因地理、歷史、社會等種種因素而漸漸有異,可謂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詞彙、語法方面彼此都存在一定的對應規律。
小總結
每種方言均承載着特別的歷史、文化等內涵,繼而組成博大精深的漢語言系統,這是決決中華悠久歷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雅俗之別,卻無優劣、高低之分。如今隨着時代發展,人口流動更勝從前,即使不必到訪當地,也能在生活周邊聽到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講着不同的方言,對此我們應予以尊重、珍視每一種不同的方言。
作者:朱思思
(本文曾於2020年12月11日在星島日報「悅讀語文」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中心簡介: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悅讀語文 #方言 #土豆 #馬鈴薯 #薯仔 #洋芋 #土豆仁湯 #牛奶煮花生 #七大方言 #十大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