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的大城小事──城市觀察實紀  

柬埔寨的大城小事──城市觀察實紀  

首先,感謝同心教育基金會(香港)給予本人一個難得且珍貴的機會,讓本人和老師一同到順德和柬埔寨遊歷,交流。本文將以社會、經濟、文化、政治及環境五個角度,講述老師和本人對於柬埔寨的觀察。

社會:民風淳樸 

柬埔寨民風簡樸,生活節奏慢,切合現代所推崇的「慢生活」。一下飛機,撲面而來的不僅是高溫,一陣的舒心也緊隨而至。感覺這裏好像有一種引力,讓人不自覺的拋開一切的煩惱,拋開一切的壓力。街道上每一個人都慢悠悠的,有人躺在吊床上休息,有人在路邊踱步,連商販也坐在陰涼處,半瞇着眼,看似滿不在乎的樣子。走着走着,發現自己的腳步也慢了下來,細細地感受小城市的悠閒。即使是在吳哥窟這個重點旅遊區,本地人民、商販,仍然是貫徹着平淡舒心的節奏,到處都是安靜的,安寧的,沒有其他旅遊區的嘈雜,沒有五顏六色的紀念品廣告,沒有奢華的裝修,令人感到簡單平靜。

然而,柬埔寨人民的「悠閒」、「平靜」,可能與當地的氣候有點關聯。柬埔寨屬於熱帶季風性氣候,全年高溫多雨。據當地導遊的介紹,4月和5月是柬埔寨的夏季,平均氣溫高達攝氏30度以上,是柬埔寨旅遊的淡季。這7天的行程中,我們就曾經在攝氏42度的高溫下進行當日的探訪行程,因此導遊說的「平均攝氏30度」應該是「客氣」了!上午10時的氣溫已經相當炎熱,只要在街上稍為走動,就已經汗流浹背,體力消耗得特別快。當地人普遍的言行舉止都較為輕柔、緩慢,或許就是為了減少體力的消耗,以及保持身心「涼快」。

經濟:她正在喘息

柬埔寨是新興發展國家,結束內戰後,經濟慢慢復甦,現時仍處於起步階段。1975年至1979年,柬埔寨的人民經歷了三年零八個月的赤柬恐怖統治。這段期間,柬埔寨數以萬計的無辜民眾在此遭受逼供,然後貼上政治犯的標籤,被殘忍地殺害。紅色高棉短短三年半的統治,便毀掉了整個國家,瞬間瓦解的產業、教育與人才庫等,數十年後的今天仍在恢復的行程中。當我們走在金邊的街頭,沒有五光十色的漂亮櫥窗,只有幽暗樸實的小商店;我們走進華人創辦的學校,沒有設備齊全的演講廳,卻有一雙雙對知識、對未來十分渴求的眼睛;我們走進大屠殺紀念館,沒有多媒體的展覽和解說,只有數之不盡的黑白照,他們是誰?他們是大屠殺的遇難者。柬埔寨已走出了內戰的陰霾,歷史的傷口正慢慢結痂,她正在喘息。

柬埔寨以旅遊業為經濟支柱,其他產業的發展則較慢,不少商人希望在柬埔寨搶佔先機,開發不同產業。在便利商店中,售賣的極大部份都是外國入口,如韓國、中國和美國的商品為主,價錢並不便宜。以飲品為例, 每支售價為2.5美元,一份早餐則需3美元,但大部份柬埔寨人的月薪只有300美金,可見人民的生活成本頗高。雖然柬埔寨的經濟尚在起步階段,相比鄰近國家如泰國和越南,也實在相差甚遠,但當地人民沒有因此而自怨自艾,反而更腳踏實地,把國家重新建立起來。這種沉穩的民族性,或許跟大部份柬埔寨人信奉佛教有關。

文化:與佛有緣 活在當下

佛教是柬埔寨的國教,大約有97%的柬埔寨人民信奉佛教。在金邊和暹粒的街道上,不時看見大大小小的佛像和佛寺,民眾若想進入寺內參拜或參觀,都必需脫下鞋屐和帽子,以示對神明的尊敬。進入寺內,多半都有一至兩位的善信正在參拜,進內的旅客都自覺地保持安靜,不致破壞寺廟內的嚴肅氣氛。談到柬埔寨的宗教性古蹟,當然不能不提舉世知名的吳哥窟。吳哥窟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前為婆羅門教的神廟,現改為佛教寺廟。據導遊敍述,古時有規定,凡是供神祇居住的地方都會用石材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而人們居住的則用木材為主,包括皇宮都是用木材,因此國家經歷大大小小的戰亂後,木建的皇宮、民房早已消失殆盡,唯獨石造的吳哥窟能屹立至今,為吳哥王朝盛世留下一點證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將吳哥古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自此吳哥窟成了著名的旅遊景點,為柬埔寨帶來可觀的收入,同時在過去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於吳哥窟的維護工程上,如圖片的浮橋就是由澳洲設計和捐助,用以保育原本的石造古橋。吳哥窟的造型,從1863年開始就已經成為柬埔寨國家的標誌,展現在柬埔寨國旗上,可見吳哥窟已成國家的標誌象徵。

文化流傳、國家興衰,文字記載和知識傳承實在是至關重要。就觀察所見,普遍人民的教育水平一般,主要以高棉語溝通;街道上的書店較少,行程中只有在國家博物館和屠殺紀念館,有售賣少量外國書籍,本地書籍卻未有發現,可見當地的文化水平還有莫大的進步空間。由於柬埔寨正處於發展階段,政府尚未有足夠資源為國民提供免費教育,故現時國內的學校教育多數是私人贊助。這次參觀了兩所華文學校,均由華橋贊助支持。柬埔寨學生普遍同時上二至三所學校。由於柬埔寨的學校是半日制,上午到柬文學校,下午上外語學校,放學後再上另一種語言的補習班。這樣無非是提升學生的競爭力。探訪學校提到,教育界缺乏人才入行,師資不足,一方面因為內戰出現教育斷層,另一方面也因為工資低,工作吃力不討好。因此,華文學校有近一半的老師是中國派來的,由中國一方發工資,由學校管衣食住行,為了培育更多的人才。

政治:難得安定

柬埔寨的政治體系為君主立憲制,實行司法、立法、行政,三權分立,國王是終身國家元首,是國家的象徵。在大皇宮中,我們看得到民眾對國王、皇室的尊敬。導遊半開玩笑地說,柬埔寨的國王最窮。為何說是「半開玩笑」?全國最貴重的金佛,就在大皇宮之內,純金鑄造,鑲滿鑽石,價值不菲,柬埔寨皇室窮嗎?仔細觀察,就知道,皇室僅餘下這尊金佛!在大皇宮的殿內,地磚是一片片的純銀片,可想像皇宮全盛時期應該是金碧輝煌、閃閃發亮。可惜,由於年年戰亂,皇宮日久失修,純銀片疏於保養,銀片不復閃亮也是其次,最令我們驚訝的是工作人員曾用膠紙(是透明封箱膠紙!)貼緊銀片,防止銀片脫落。膠紙補強能力始終有限,最後現在皇宮的部份地板被地毯覆蓋着(對!也只是部分,而且是粗粗的蓋上而已!),但發黃的膠紙殘漬卻永留銀片之上,可惜!

回看現在柬埔寨,是難得的平靜日子。自1979年推翻紅色高棉政權,聯合國接管柬埔寨,協助籌組選舉、重建國家的政治制度等,期間還有經歷政變,可想而知,當時的柬埔寨仍處於政治動蕩的階段。直到1998年,現任國家元首洪森的人民黨在全國大選中勝出,國家才開始進入一段政治上相對平穩的時期,距今只有21年。經濟、社會、民生等方面都需要在一個政治穩定的情況下,才能茁壯成發展。21年,對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太短了!因此,現階段的柬埔寨接受各方的支援,中國是其中最大的援助國。首都金邊有一條大道,名為毛澤東大道,可見中國在柬埔寨有較特別的地位。

總結

走在柬埔寨首都金邊的街頭,好像走進了時光隧道,回到60、70年代的中國,還未改革開放前的中國。拜訪中國駐柬埔寨大使館期間,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國的改革開放模式能否依樣畫葫蘆地搬到柬埔寨?」這疑問不是忽然間冒出來,而是經過多日的考察、思考、討論而來的。當時,我們坐在旅遊車裏,看著沙塵滾滾、熱氣騰騰的窗外景,有小販搬賣、孩子不穿褲子嬉戲、年青人隱沒在昏暗的店舖內……怎樣才能讓柬埔寨發展起來?這是我們一直放在心上的命題。

袁雅詩同學&盧嘉儀老師 風采中學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