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的歷史文化與經濟發展

柬埔寨的歷史文化與經濟發展

在這趟五日四夜的旅程中,我們到過柬埔寨的金邊和暹粒,深度體驗了這座迷人的柬埔寨城市,以及她血淚交織的歷史。

儘管在金邊等都會區,近年發展看似突飛猛進,但柬埔寨以人均所得和基礎建設等指標來說,仍算是發展相對落後的地方。全國更有將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在貧窮線以下掙扎。

柬埔寨與泰國一樣,都是以佛立國,信奉釋迦摩尼佛,人民信仰小乘佛教者比例最大,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位於西北邊陲的吳哥窟,是柬埔寨最偉大的神廟,與中國的萬里長城、埃及金字塔、印尼的婆羅神廟等,並稱為世界文明的七大奇蹟。這宏偉的古文明遺址,曾被歷史煙滅400年之久,直到1860年才被法國考古學家發現。到了現在,吳哥窟,則是一個吸引各國旅客到來朝聖的地方。

高棉文化源遠流長,從鄰近諸國的建築、宗教、風俗與生活習慣中,都還能隱約見證當年柬埔寨輝煌文化的影響。甚至到了近代的 19 世紀,由於受法國殖民成為「受保護國」,西化快速、貿易發達,柬埔寨的金邊,一度還有着「東方小巴黎」之稱。

「赤柬」的遺害──毀掉一個國家

柬埔寨為何走到今日的景況?眾所周知的原因之一,正是 1975 到 1979 短短不到 4 年間,赤柬的恐怖統治。這次到訪金邊,我們難得可以到過大屠殺紀念館(吐斯廉博物館)──當年惡名昭彰的S-21集中營,進一步了解赤柬統治時期對金邊和柬埔寨的影響。

赤柬統治下的柬埔寨,S-21可說是最泯滅人性的監獄之一,數以萬計的無辜民眾在此遭受逼供,然後貼上政治犯的標籤,被殘忍地殺害。在經過所謂的「轉型正義」之後,原址現改建為紀念館,讓後代銘記教訓,來來往往的遊客們,也能藉此了解柬埔寨過去那段悲傷的歷史──據估計,在赤柬統治的 3 年半內,超過 200 萬人被害,而其中絕大多數是知識分子,例如教授、老師、工程師、藝術家等。

赤柬政權為了執行他們的「理想政策」,開始以極端手段,如同文化大革命一樣,毀滅一切被認為是「舊遺毒」的東西,包括廢除貨幣、沒收私有財產、關閉學校、醫院、工廠、寺廟和禁止一切傳統文化習俗與所有外來的文化。

戰爭,殘酷地製造屍骸遍野,慘絕人寰的人間悲劇。若深入研究其現象背後的社會因素與歷史意義,將會發現,許多領導者想要有所作為,卻是無能為力。革命的發動者,最初都有很好的理想,但情況總會失控。歷史的重負如影隨形,但革命者卻怎樣也達不到所預期的目標,這種結果,可說是軍事領導者「想像共治」的禍害。

華人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來了柬埔寨才知道,無論走到哪裏,遍地都是中國潮州人。柬埔寨華人在柬埔寨工商界以及政治界上扮演領導角色。在柬埔寨經濟中也有相當大的分量,許多柬埔寨華人在柬埔寨銀行業中特別有影響力。華人移往柬埔寨對柬國各時期的發展,特別是經濟方面,都作出重大貢獻。柬埔寨年輕人非常熱衷於學習漢語,很多公司都有中文流利的人才。中國人在柬埔寨是影響力巨大的一個群體,例如中國遊客的增多能使得酒店、公寓的需求增多,創造就業職位,甚至帶動土地價格上漲。

柬埔寨的經濟概況與很多亞洲國家一樣,柬國的經濟,一向以農業、漁業、林業、礦業、工業為後盾。柬埔寨全國耕地面積十分廣大,但是實際被使用的面積卻不多,主要原因為過去若干年戰亂頻仍,農村青壯年被驅使到前線當兵,人口大量流失。加上土地貧瘠、河水氾濫、水利系統遭到破壞、農業技術落後,以致農村建設始終停滯不前。

工業方面,柬國長期以來一直有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現象。工業發展是一個現代國家能否強盛的主要指標,工業發達,可彌補農、漁、林、礦方面的不足。柬國工業發展的架構,雖然規模不大,但進展迅速。其中營建、成衣、食品工業、化學工業、機械工業最為活躍,這些成績都要歸功於戰後實施的自由化政策,而外資的引入,更為柬埔寨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吳宇豪同學&劉家駿老師 仁濟醫院第二中學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