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是大清後期時,洋務派官員以「師夷長技以制夷」為基礎,在全國展開之工業運動。此運動自1861年至1894年,持續約34年,歷經同治光緒二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所主導推動。洋務自強運動是近代中國首次全國規模之西方工業運動;洋務運動引進了大量西方科技及各類西方著作文獻,培養了一批留學童生,打開了西學之門;學習近現代公司體制則帶來大批工業及化學企業,有助中國走上工業發展和現代化之路。然而清室腐朽,吏治腐敗以及守舊派百般阻撓,最終洋務運動卻難逃失敗命運。但是,洋務運動的失敗給戊戌維新提供了經驗,成為戊戌維新的踏腳石。
洋務運動在不同方面實踐,當中包括外交、軍事工業、改革軍隊和教育事業等等。在外交方面,在1861設置中國首個外交機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負責掌管對外事務,後來成為推動自強運動的主要機構。另為了應對外通商事務,於天津置三口通商大臣,1844年在廣州設立的五口通商大臣衙門遷至上海,掌管當地的對洋通商事務。外交上的改革體現了中國嘗試捨棄舊式處理方式而改用西方外交方式;在軍事工業和軍隊方面,中國引進大機器生產技術,在各省成立了新的軍事工業,以加強軍事力量。軍隊的改革更體現了當時洋務派決心改革的精神:無數歷史事實表明,生產技術的發展和社會前進的跳躍,常常是從先進的軍事技術發其端。鴉片戰爭中有些人對於英國的堅船利炮深刻印象,因而對優越的西方武器感興趣。因此,洋務運動引進和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中心內容,就是從洋槍洋炮出發。洋槍洋炮得到清廷認可和,1861年奕訢明確奏請購外國船炮,以早平內患。在東南前線鎮壓太平軍的曾國藩根據切身體會,也說出了「購買外洋船炮為今日救時第一要務」的話。於是購買外洋船炮全面展開。在軍事改革上可以反映出中國當時願意西化,洋務派也認為西方的軍事技術優於中國;在教育事業方面,洋務運動當中更大膽嘗試讓學生留學美國,先後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國留學,主要目的是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來改變清政府落後面貌。幼童在美國接受西方教育,過西方生活,隨着時間推移,一些幼童受宗教文化影響,漸漸地信奉了基督教;幼童學習西方教材,不但學到了許多嶄新自然科學知識,也接觸了啟蒙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進而認同個人權利、自由、民主等先進理念。
洋務運動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洋務運動並不是白費時間心機,而是為下一次的改變作好準備。洋務運動是中國西化的重要一環,也是令某部分中國人思想開明的重要部分。在以往,沒有中國人留意到西方的好處和自己思想守舊的問題。在乾隆年間,與英國外交失敗導致鴉片戰爭就是思想守舊所導致的後果。洋務運動期間西方思想傳入,留在美國的幼童接受西方教育,令思想更為開明,追求自由與民主的態度更使某部分人在洋務運動失敗後決心要改變中國,梁啟超就是當中例子。
梁啟超是康有為的弟子,他們都想透過政策改革把中國從水深火熱之中救出。雖然兩人幼年也接受傳統中國教育,但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逐漸在中國接觸到西方文化,例如康有為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沒有考取。南歸時途經上海,購買了大量西方書籍,吸取了西方傳來的演化論和政治觀點,初步形成了維新的思想體系。其後,康有為在廣州設立萬木草堂,在萬木草堂培養更多思想開明的學生令他們後來成為戊戌變法的骨幹。
戊戌變法涵蓋多方面改革,而最終目的就是推行君主立憲制度。梁啟超等人參考了明治維新和俄羅斯彼得大帝的改革,希望透過參考前人經驗令維新成功。戊戌變法最重視的地方就是教育改革,在梁啟超的《變法通議》中,提及到「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可見他們想通過教育令民智開,培育更多理念相同的人以維持變化。舉辦京師、大學堂所有書院、祠廟、義學及社學一律改為兼習中西學的學堂、各省設高等學堂,府城設中學,州縣設小學等等都是鼓勵教育;派遣皇族宗室出國遊歷,挑選學生到日本遊學、廢八股文、鄉試會試及生童歲、科考試,改考歷史、政治、時務及四書五經,以及定期舉行經濟特科反映出康有為、梁啟超決心參考日本和改變當時科舉制度;政治和軍事方面,分別裁減冗官和重疊機構、設置京卿學士(以集思廣益)以及改用西洋軍事訓練。
梁啟超的思想影響了近現代的知識份子,他對於抨擊封建思想,介紹近代自由民主概念,教育國人、更新國人思想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他的思想更影響了戊戌變法的方針。他發表的《論君政民政相嬗之理》一文,以孔子的「三世說」、嚴復的進化論及歐美諸國歷史進程說明,歷史發展的共同規律,必經「君主專制」「君主立憲」,最終變為「君民共立」之世,為中國的君主立憲制,奠定了科學的理論基礎。而且在百日維新之中,也看到不少梁啟超的影子。梁啓超聯合舉人百餘人,連署上書《請變通科舉折》,請廢八股取士之制、制訂《時務學堂學約》,竊印《明夷待訪錄》《揚州十日記》等禁書秘密散佈,傳播革命思想。這些都是梁啟超的想法並非他老師康有為所提出,可見即使百日維生在康有為的主持下,梁啟超的思想和行為依然深深影響著變法。前面所提及,認為洋務運動是經驗累積為維生做好準備,是因為洋務運動令中國逐漸西化影響當代人的思想。不論是梁啟超還是康有為,都曾經閱讀西方傳入或是關於西方的書籍(例如《瀛寰志略》)這些書籍的傳入大多數來自於洋務運動的開端。雖然洋務運動是以改革軍事工業為主,但因為在各個方面都進行改革,主張學習西法,令中國在文化上也出現了少許變更,思想啟蒙也導致了百日維新的出現。
毫無疑問梁啟超作為近現代中國史上重要的知識分子,他的思想是建基於傳統教育(幼年時在家中接受傳統教育,熟讀《四書》《五經》)再加上西方開明思想的融合。即時變法失敗過後,他仍然提倡革命,推動君主立憲,甚至和《新青年》一起,極大地促進了知識分子新的覺醒,促進了五四運動的爆發。梁啟超在學術,政治和新聞言論思想上都對中國都有著重大貢獻,是一位影響著中國歷史的重要人物。洋務運動和他的出現,都影響中國現代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