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察終,見盛觀衰──撒馬爾汗歷史文化的探索

原始察終,見盛觀衰──撒馬爾汗歷史文化的探索

筆者按:2017年7月21至28日,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課程同學會,聯同中華歷史文化獎勵基及亞洲周刊,舉辦「絲路明珠:中亞烏茲別克(Uzbekistan)歷史文化探索之旅2017」,來自本港25所的27位中學生,在香港知名學者丁新豹博士及本會會長何漢權校長的率領下,踏上8日7夜的古絲路之旅。我國大史學家司馬遷(前145至前90)在考察歷史變化發展時,採取了「原始察終」、「見盛觀衰」 (《太史公自序》)的史學方法,以察看事物變遷的端緒與結果。我們或可以此為脈絡,觀察撒馬爾汗歷史文化的一鱗半爪。

引言

撒馬爾汗原文為Samarkand,Samar意為「肥沃」,kand意為「土地」,是古代絲綢之路必經之地。2000年前,漢代(前202-220)張騫(前164-前113)曾奉漢武帝(劉徹,前157-1前87,前141-前87在位)之命,出使西域,跋涉萬里,曾到過此地,當時稱為康居。其後唐代(618-907)高僧玄奘(602-664)西行求法,也路經此地,稱為「颯秝建」。據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所載,撤馬爾汗「土地沃壤,稼穡備植,林樹蓊鬱,花果滋茂,多出善馬……」。事實上,撤馬爾汗位處今澤拉夫尚河(Zerafshan River)的大型綠洲之中,農業發達,商貿繁興,帝國盛世,歷史悠久,更融合了印度、波斯、突厥、大食等國的古文明元素,令這座世界文化古城的文化色彩,絢爛無比。本文嘗試尋繹其中點滴。

原始察終:文化盛衰的嬗遞

自公元前2500年,撒馬爾汗一直是粟特人(Sogdians)的國都,由於毗鄰波斯帝國,因此,我們可以在撒馬爾汗看見許多波斯文明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要算是拜火教的傳播。

粟特人本屬斯基泰人(Scythians)的一支,血統上是波斯人(Persians),他們從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Achaemenid Empire)時期居於索格底亞那(Sogdiana)行省(即今撒馬爾汗)。公元3至6世紀,粟特人開始來中國經商貿易。至唐(618-907)時,其地被唐室封為昭武九姓國,名義上臣屬於大唐。公元751年,唐與阿拉伯的大食(Taziks)交戰於怛羅斯(Talas),唐軍大敗,天可汗制度名存實亡,中亞地區陷入戰亂,商業蕭條,加上隨著薩曼王朝(Samanids, 875-999)及帖木兒帝國(Timurid Empire)先後崛興,粟特人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並融入中亞族群當中,而其獨特的拜火教文化亦被同化於伊斯蘭文化之中。

YipSM1 cmyk

在旅程中,我們參觀了位於撒馬爾汗東北面,於1965年發現的Afrosiab廢墟之上的歷史博物館(Afrosiab History Museum),這裏一直被懷疑是古代康國舊皇宮的所在地。“Afrosiab”在粟特語中的意思是「在黑海之上」。當地之所以變成廢墟是由於成吉思汗(鐵木真,1162-1227)西征時,Afrosiab舊城被毀,其後被完全棄置,變成廢墟。今天的撒馬爾汗是帖木兒帝國時期,在舊城南面興建起來的新城。博物館陳列了許多地下發掘出來的文物,有陶製的器皿,不同造型的泥塑、錢幣、碑石,還原址保留了一個相當完整的祆教祭壇,讓後人能窺見粟特人的祖先如何祭祀祆教神靈,保存了一份相當珍貴的宗教文化遺產。

YipSM2 cmyk

在喪葬方面,由於祆教徒認為泥土、火和水都是神聖的,都不應被屍體玷污,所以他們死後不能土葬和火葬,只能讓屍體被禿鷹吃掉,稱為「天葬」。天葬儀式後,親友會將剩下的骸骨放在甕棺(或稱「納骨甕」,Ossuary)之中埋起來。在Afrosiab的博物館中,藏有大量甕棺,部分甚至有仍有骨殖藏於其中。在其中一塊甕棺殘片上,顯示了「欽瓦特橋」(Cinwat)的審判。欽瓦特橋是波斯神話中人間與冥世的界橋,亡靈必須經過欽瓦特橋,接受密特拉大神(Mithras)審判,將其在生時的德行與惡業放在天秤上稱量,以決定亡靈最終進入天堂,還是沉淪地獄。

納骨甕殘片上的欽瓦特橋審判

公元七世紀末,阿拉伯人征服波斯,繼而向粟特地區進軍,終於在公元八世紀時攻佔了撒馬爾汗和布哈拉(Bukhara)。公元712年,阿拉伯倭瑪亞王朝(Umayyad, 661-750)與粟特人在撒馬爾汗簽訂條約,確定了阿拉伯人在粟特地區的霸權。公元九世紀,撒馬爾汗落入薩曼王朝的統治,王朝的創立者伊斯馬尼薩曼尼(Ismail Samani, 849-907)的祖父薩曼胡達(Saman Khuda, 活躍於八世紀上半葉)原為波斯拜火教的神權階級,其後改宗伊斯蘭教的遜尼派(Sunni)。所以,當薩曼尼管治撒馬爾汗時,以伊斯蘭教統治其地,令拜火教最終絕跡。但當我們在布哈拉參觀薩曼尼的皇陵時,卻意外地發現,這座被譽為中亞建築瑰寶的陵墓,竟揉合了波斯祆教與伊斯蘭蘇菲派(Sufism)神秘主義的建築特色,標誌著中亞地區拜火教沒落,伊斯蘭教興起的歷史過渡。

YipSM6 cmyk

見盛觀衰:帝國興亡的變遷

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圓月彎刀……可說是是撒馬爾汗古城最佳的寫照。撒馬爾汗位處中亞腹地,是古代東西商旅必經之地,也是絲綢之路的商業樞紐,因此,長久以來,這裏都是各國縱橫捭闔,互爭雄長之地。十三世紀以前,粟特人建立昭武九姓國之一的康國,並以撒馬爾汗為首都。公元十三世紀,花拉子模帝國崛興,也曾建都於此。

直至公元十四世紀末,出身察合臺汗國(Chagatai Khanate)的突厥化蒙古人帖木兒(Amir Temur, 1336-1405, 1369-1405在位)從1369年建國到1405年攻打中國明朝(1368-1644),出師未捷,於途中暴卒為止,36年金戈鐵馬,氣吞風雷,建立了一時無兩的中亞強國。他效法成吉思汗,對不肯投降者實行屠殺掠奪,玉石俱焚的鐵腕手段,先後征服了察合臺汗國、金帳汗國(Golden Horde)、花刺子模(Khwarezm)、波斯(Persia)等國,更於1402年在安卡拉戰役(Battle of Angora)中,大敗當時的中亞強國──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其帝國版圖橫亘整個印度次大陸及中亞地區,成為成吉思汗後的另一個一代天驕。

帖木兒將國都定於撒馬爾汗,他不但以大馬士革(Damascus)、巴格達(Baghdad)、巴黎(Paris)、開羅(Cairo)和馬德里(Madrid)這些世界名城作為撒馬爾汗街道的命名,又大力倡導及贊助音樂、美術、文學、宗教、建築等,藉以表現其文韜武略的氣魄,並且通過建立這些威望,向臣民百姓顯示其統治的合法性。

YipSM10 cmyk

宗教方面,他將伊斯蘭文化傳入當地,令這個帖木兒帝國的都城成了中亞地區伊斯蘭文化的重心,也令他的統治獲得了正統神學的依據。我們的團隊曾參觀過撒馬爾汗最大的一所清真寺──比比哈藍清真寺(Bibikhanum),它位於城區的北面,是帖木兒在攻陷印度德里(Delhi)後,為他的皇后比比哈藍而建。為了表現帝國的隆盛化治與王圖霸業,帖木兒將這座清真寺修築得極其宏麗,威權盡顯。建築以大型石材為主體,矗立著480根大理石或花崗石柱,每根高32米,旁邊的宣禮塔更高達50米,遠在城外沙漠上的商旅,也可看到。據說當年,帖木兒動用了600個奴隸,100頭大象與及200位設計師,耗時五年建築而成,寺內可以同時容納一萬人做崇拜,規模之宏大,一時無兩。

團隊其後又參觀了帖木兒帝國另一舉世震驚的建築──雷吉斯坦(Registan)廣場建築群。它位於撒馬爾汗城區中心,是帖木兒頒佈法律規章及宣達政令之處,也是居民聚集交易的市場。從這裏出發,古代商旅可通過東、南、西三個方向分別到達波斯、天竺及大明帝國等毗鄰強國,因此,雷吉斯坦又被稱為「世界的中心」。帖木兒死後,他的長孫烏魯伯(Ulugh Beg, 1394-1449)成為撒馬爾汗的統治者。他為了延續帝國的雄風,在廣場四周增加了不少宏偉的建築物,成為撒馬爾汗的精神中心和景觀標誌。雷吉斯坦廣場建築由三座主體建築物合組而成。左邊是烏魯伯經學院(Ulugbek Madrassah),是烏魯伯在位建興,是建築群中最古老的建築物;右邊是希爾多爾經學院(Sher Dor Madrassah)。這所學院與烏魯伯經學院的建築相同,唯一特色是門上方刻有兩隻老虎及拜火教太陽的圖案;正中間的是提雅卡力經學院(Tillya Kori Madrassah),內建有碧輝煌的清真寺,全由純金裝潢,極盡奢華。

1404年11月27日帖木兒率领20萬大軍入侵明朝,結果於1405年2月18日在進軍途中,在訛答刺(Otrar)病死,終結其輝煌一生,而其一手所建立的帝國亦由頂峰滑落。在他逝世之後一百年,帖木兒帝國被布哈拉汗國(Khanate of Bukhara)的昔班尼王朝(Shaybanids, 1500-1599)所取代。一代偉業,風流雲散。

結語

至十六世紀,管治烏茲別克的昔班尼王朝正式遷都布哈拉,導致撒馬爾汗日趨衰落。加上,十八世紀的一場大地震,撒馬爾汗人煙罕絕,風光不再。其所留下的許多昔日輝煌的印迹,除了給我們以「原始察終」、「見盛觀衰」供理性分析的歷史資源外,還可激起我們懷古的幽思和對歲月的感嘆。綜括而言,透過是次旅程,我們讓學生看見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也讓他們感受到一個不一樣的中國*。

* 引用自其中一位學生的分享。用語經筆者修飾。

YipSM11

筆者:葉深銘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