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本欄寫了兩篇關於香港開埠時的學校教育情況,見2016年10月18日《香港開埠學校教育》及2016年11月1日《歷史的偶然:殖民地政府與香港第一份教育報告書》。兩篇文章旨在整體描述,仔細關節著墨不多。近日,偶爾收拾書櫃,無意找回《智環啟蒙塾課初步》(下稱《啟蒙》)一書。該書中英並重,供19世紀中國學童初學英語所用。重看一遍,饒有趣味,亦堪一記。
小課本、大啟蒙
《啟蒙》一書,原作者為英國人Charles Baker,書成於1848年,原名為Graduated reading: comprising a circle of knowledge in 200 lessons。作者Baker著作等身,一生從事聾啞教育。有感聾啞學校教科書異常缺乏,於是專為聾啞兒童編寫一連串教科書,“A circle of knowledge”即為其中的一本。這本書非常暢銷,由於題材豐富,不單成為英國皇室教育孩子的教科書,也為英國眾多殖民地採用。據稱此書前後共售出40多萬本。
《啟蒙》為“A circle of knowledge”的中譯本,譯者為傳教士,亦為漢學家的理雅各(James Legge)。理雅各對香港的公共教育發展有莫大貢獻,曾被喻為「香港公共教育之父」。理氏是漢學大儒,中文造詣甚深,但《啟蒙》所涉西方新知識甚廣,要想將其準確地翻譯出來絕非易事;繙譯過程中,理氏有否漢人為其助手?這個待考。唯在書後卻出現一位漢儒為書中寫跋,頗堪玩味。這個儒生名字叫任瑞圖,廣東西樵人,自稱在「甲寅歲」,即1854年在英華書院為「西席」,塾師之別稱也。《啟蒙》成於1856年丙辰年,任氏有份參與繙譯自有可能。
理雅各為何繙譯《啟蒙》?據其自序稱當時英語教科書缺乏,而Baker之書是同類書之冠云云。任瑞圖在跋中卻提及《啟蒙》一書應是源於理雅各對教育的熱忱。在任氏眼中,理雅各是一位「以主道為依歸,以誨人為樂事」的教授;「每於傳道課徒之暇,輙手不釋卷,」。可知理氏乃「學不厭、誨不倦」之士。
《啟蒙》不單是一本語文書籍,更是一本國人對認識西方知識的啟蒙書。任瑞圖說得很清楚:《啟蒙》除為學語文之「津梁」(橋樑也),也可「增廣智慧」!
《智環啟蒙塾課初步》
《啟蒙》乃為開啟國人對西方文化的理解。該書由24篇200課構成,中英文對照,上段為英文,下段為中文,內容涉及基督教的基本教義和西方的基礎知識。可以說該書既是一本供學生學習英文的教科書,同時也是人們瞭解西方知識的啟蒙書。
第一篇為「小引」,以基督教之角度論述人乃造物主創造,所以所行之事必受上帝審判。第二至第五篇分述身體、飲食、服飾、居所等。
第六篇為「教學論」。有講述讀書寫字、上學館的重要;亦有勉勵學童學習要專心、敬師、勤奮等良好學習態度。最有趣的是另立兩課講述男女的玩耍情況。「勤有功,戲無益」嗎?不!「無害之玩耍,可令身體壯健」!而且「最勤讀書者,玩耍最樂」!相較21世紀現今教育,一點不也落後!
當時,男女的遊戲截然不同。童子玩的有:「打燕(羽毛球),打毬,打榜,捉山雞,盲公捉啞佬,放耀[鳶]」;冬天更可在冰上鬥走。女子遊戲則少得多,只有:「執石子(廣東話「秤斤」也)、藏金雞(即捉迷藏),剪公仔,執交加(用繩子編花框)。
第七至第十篇講述各種生物,包括哺乳類、飛禽、鳥獸、蟲類等。十一至十六篇則敍述有關地理,如草木、地論、物質、天氣、時節、地球分域等知識。人生會聚同居等事是第十七篇。十八篇介紹英國國政;十九篇介紹英國以外其他國家情況。通商貿易在第二十一篇。第二十二篇是抽象的物理學,如力學。第二十三篇由五官開始,帶出健康、疾病、死亡等觀念。最後第二十四篇以「上帝體用」作結,與第一篇首尾呼應。
《啟蒙》的對像為5-6歲小童,每課約為1小時。此書初為香港英華書院的課本,其後不少公立學校,包括中央書院也採用。《啟蒙》不單在香港流行,據考證,於1860年經長崎傳入日本。時日本德川幕府,剛被美國逼迫簽訂了不平等的《日美親善條約》,令日本有走向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日本的有識之士紛紛起而探尋救國良策。於是在中國出版的西學著作開始引起他們的注意。《啟蒙》傳入日本後,即被翻刻出版。從1862年起到明治初期,日本出版的各種《啟蒙》版本多達十餘種。《啟蒙》初僅為傳教士辦教育,為一時方便而編,唯因緣際會,卻為中西文化溝通立下不少功勞,亦始料不及也。
作者簡介:
邱國光
英國布理斯托大學博士,主修教育行政及語言教育。國史教育中心(香港)行政總監、「中華歷史文化獎勵基金」總幹事、「同心教育基金會(香港)」學術顧問、灼見名家專欄作家及「香港東坡詩社」副會長。研究興趣包括教育政策及管理、香港教育史、語言規劃、英語教學等。最近著作及編著作品包括:《香港青年政策何去何從》、《人間天堂-毛里求斯服務研習之旅》、《風采心·情·志—風采十五周年的故事》、同心一生一師系列《廣西越南篇》及《廣西越南續篇》、《校長也上課》等書。
(原文載於2017年4月12日灼見名家教育專欄。)
圖片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