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聯通──僑鄉文化話江門

心聯通──僑鄉文化話江門

前文(〈「短命」古都:如今人們只記得「茶點王」〉)談了若希望年輕人走入大灣區其他城市發展,除了「硬聯通」、「軟聯通」外,還得有「心聯通」。何謂心聯通?官方似乎沒有正式的詮釋;但改變人心,較佳的切入點是從「情」出發。

提升年輕人對這些城市的認識,細味地域的歷史文化,讓情作為紐帶,把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連繫起來,心就自然可相通。上文從歷史及物產方面談了位於廣東省西部的肇慶市,本文試從文化方面談另一個港人也是不大熟悉的灣區城市──江門。

江門是廣東省轄下一地級市,別稱五邑。邑即村落、城鎮。江門市立蓬江、江海、新會三個區,下轄台山、開平、恩平、鶴山四個縣級市,這四個縣級市加上新會就是「五邑」,是江門地區的俗稱。江門市位於廣東省南部,面積達9500多平方公里,是香港的90倍,但人口卻只有約480萬。

江門素有「中國第一僑鄉」之稱,目前生活在海外和港澳地區的五邑人竟多達380萬人。全廣東省居於海外的華僑約有2000萬人,江門已佔約1/6,比例頗高;而按不完全統計,每5個香港人,就有1個是祖籍五邑。所以「僑鄉文化」可說是江門其中一主要特點。

所謂「僑鄉文化」,是一中西結合的文化,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以外來文化為輔。唯這種外來文化,並不局限於西方文化,亦有華僑文化,以至港澳文化的元素。可以說「僑鄉文化」是一種「一加多」的中西合璧文化類型。

江門「中國第一僑鄉」稱號並不是浪得虛名。百年歷史《新寧雜誌》是中國第一份僑刊,就是在五邑台山(舊稱新寧)發行。1908年,台山譚毓芝、劉小雲等知識份子以「破舊立新、移風易俗,振興實業、發展經濟,革新教育、注重衛生,改良吏治、實行地方自治」為主旨,組建成立新寧雜誌社,並於1909年(清宣統一年)出版《新寧雜誌》。

其創刊號序言云:「吾新寧瀕海一邊邑耳,自明季分立以來,于吾國歷史上無重要之位置。惟海通以後,出洋的人稍眾,談時事者,至謂日影出沒之處,莫不有新寧人之足跡焉。」序言點出了台山本蕞爾之地,籍籍無名;全賴出洋者眾,足跡遍全球,五邑聲名由是而鵲起。《新寧雜誌》自創刊後經歷四次停刊危機,尤幸每次均能復刊,至今仍然定期出版,發行超過90個國家及地區。

世界文化遺產為世界共同人民所擁有,彰顯了人類普世的文化價值。截至2021年,全球共紀錄了897項世界文化遺產,我國共有38項。而位於廣東省內的世界文化遺產只有一項,就是位於江門的開平碉樓與村落。

開平碉樓創建於明朝,盛於民初,主要目的為防洪水及防土匪,全盛時期超過3000座,多為海外華僑匯款所建,建築上結合了古羅馬、拜占庭、巴羅克等多種建築風格,如古希臘柱廊、古羅馬柱式、拱券和穹窿,哥德式尖拱等,充份體現了僑鄉中西文化的特色。

廣義的世界文化遺產還可包括「世界記憶遺產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頒佈了世界記憶計劃,目的是保存與維護世界文獻遺產。計劃下,選出「世界記憶遺產名錄」,至2021年,名錄共有431份世界文獻遺產,我國佔13份。

2013 年,「僑批檔案──海外華僑銀信」被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僑批,是指華僑的書信,「批」是方言,意思是「信」。僑批又稱銀信,因僑批也是匯款單,是當年海外華僑寄國內的匯款憑據。所以僑批是信、匯合一的特殊郵傳載體。

「五邑銀信」是「僑批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廣東 15 萬件僑批檔案中,江門就有 5 萬件,也成為廣東唯一擁有 2 項世界遺產的灣區城市。每一封僑批都是唯一而獨特的、不可再造也不可替代,是研究華僑歷史的重要史料。

五邑地區文化底蘊厚,2016 年 7 月廣東省上川島方濟各沙勿略墓園獲選為「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跡」首批申遺遺產點,而上川島就位於台山市外海,屬台山市川島鎮管轄。2017年,墓園及大洲灣考古遺址公園更通過國家立項,成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文化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總成果。江門五邑地區文化資源豐富,像新會陳皮,陳香醇厚,年代愈久,愈是彌足珍貴,這些正是灣區江門市的寶藏,亦是引導年輕人深度認識江門的橋樑。

作者簡介:

邱國光
英國布理斯托大學博士,主修教育行政及語言教育。國史教育中心(香港)行政總監、「中華歷史文化獎勵基金」總幹事、「同心教育基金會(香港)」學術顧問、灼見名家專欄作家及「香港東坡詩社」副會長。研究興趣包括教育政策及管理、香港教育史、語言規劃、英語教學等。最近著作及編著作品包括:《香港青年政策何去何從》、《人間天堂-毛里求斯服務研習之旅》、《風采心·情·志—風采十五周年的故事》、同心一生一師系列《廣西越南篇》及《廣西越南續篇》、《校長也上課》等書。

(原文載於2022年1月17日灼見名家教育專欄。)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