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悲歡離合——蘇東坡的中秋年譜(二)

人有悲歡離合——蘇東坡的中秋年譜(二)

前文

輾轉不定的中秋

元祐元年(1086年, 49歲)朝中政治因神宗駕崩,哲宗繼位,太后垂簾而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由「新黨」完全掌控的局面,變成「舊黨」蜂羣回朝的態勢。蘇東坡在京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官運亨通。隨之而來的卻不是榮華富貴,而是此起彼落的人身攻擊,政策爭拗,無日無之。他的這個翰林學士做得也不甚愜意。中秋佳節時,不是公務纏身,就是提筆為官家寫些「樣板文章」,再不然,就是為各方各面的彈劾誹謗自辯。虛度了三個中秋之後,蘇東坡再也忍受不了,強力要求外調。

元祐四年蘇東坡終於如願以償(1089年,52歲),可以離開京城這個是非之地。朝廷對他也不薄,再次把他派到風光明媚的杭州去。這一年的中秋就是在西湖邊過的。這時的蘇東坡一定是感到非常幸福:官務不多,是非不聞,親人好友相伴於堂,賞月時更是開懷。只不過,那時候的西湖並不如後人所記載的那麼美麗。年久失修,乏人打理的西湖,不單顯出老態,而且影響民生,令杭州城淡水供應出現問題。

於是我們的這位龍圖閣大學士,知杭州大老爺便動了要拯救西湖,改善民生的念頭。第二年(元祐五年,1090年, 53歲),西湖的疏浚工程完成,水井重修,蘇東坡為後人留下了「三潭印月」,「蘇堤春曉」等美景作為中秋賞月的好去處。可惜,蘇東坡本人卻無福消受了。他在杭州的任期仍未屆滿,便要回到京城。到達開封不久(元祐六年,1091年, 54 歲),未暇暖好官席,便受到賈易死纏爛打的彈劾。事緣,蘇東坡曾出言無禮,嘲笑過賈易的老師程頤,令賈易懷恨在心,肆意報復。雖然最後賈易計劃失敗了,被貶離京,但蘇東坡亦不想留在京中。在京中逗留很短的時間後便到穎州去了。

當他到達穎州時,趕上了閏八月的中秋(元祐六年,1091年, 54歲),但他一點賞月慶祝的心情也沒有,在穎州西湖邊沉緬於歲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淡淡哀愁之中。但連這種淡淡哀愁的中秋,朝廷也不讓他多過一個。元祐七年(1092年, 55歲)他又回到京城去過中秋了。誰知道更不如意的中秋節卻在後來。元祐八年(1093年, 56歲)的中秋,蘇東坡正在追憶與他共同患難二十五年的繼室王閏之。這位母儀甚敦的妻子於八月初病逝京中。與此同時,一直支持「舊黨」的宣仁太后亦過身了,朝中一派山雨欲來的氣氛。就這樣,蘇東坡黯然地度過了他在京中的最後一個中秋節,起程往邊防重鎮——定州去了。

 

嶺海邊垂的中秋

紹聖元年(1094年,57歲)蘇東坡在定州太守任內,親自領教了那些所謂邊防守軍的不堪。迫使他穿上全副軍裝,親赴校場,操練士兵,但是他的努力白費了。剛剛掌握大權的哲宗,一紙詔書便把蘇東坡從極北之地,貶到千里之外的惠州去。這一年的中秋,蘇東坡正在前往貶所途中。一直到同年十月才抵達惠州貶所。

年近花甲的蘇東坡,對於顛沛流離的生活早有準備,加上也不是第一次,要適應也不難。何況身邊還有侍妾朝雲這個紅顏知己,好友故舊亦不怕朝廷威嚇,千里到來探望,上天對居士也不太差了。

在惠州過了一個毫無秋意的中秋之後(紹聖三年,1096年,59歲),嘗過令大唐帝國傾亡的荔枝之後,蘇東坡決定入籍廣東,從此長作嶺南人。那就索性買田買地,落地生根,迎來子孫,建屋蓋樓,一家團聚,好好地過一次中秋節,管他甚麼「紹聖紹述」。

可是,月亮要缺時,你不能讓她圓。未到中秋,侍妾朝雲在嶺南瘴氣的煎熬下香銷玉殞,獨留東坡面對朝雲的舞衣團扇,緬懷往昔。只不過,更沉重的打擊仍未到來。紹聖四年(1097年, 60歲)政敵對這個花甲老人仍不放過,把他貶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島去。於是,蘇東坡在風風雨雨中再次踏上前往貶所之路,只有幼子蘇過陪伴。父子兩人在陋室之中,度過了來到海南島上的第一個中秋節。連這樣的陋室,也惹來政敵的忌恨,硬要把他們父子倆攆出去。儘管這樣,蘇東坡明白到,他越是垂頭喪氣,政敵們越是高興,他沒有必要令他們高興啊!年邁的蘇東坡仍是曠達樂觀,既來之,則安之。黃州好,惠州好,儋州也好,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在這遍遠之地,蘇東坡交上了幾位儒生朋友,與他們談談喝喝;發掘了多個上進後輩,教他們為學之道;借來了不少經典名著,供他考究注釋,不愁寂寞。如此這般,蘇東坡在海南島過了三個中秋節。

永恒回歸的中秋

元符三年(1100年,63歲)大宋政治又一大變,哲宗英年早逝,徽宗繼位。一時間「舊黨」中人重獲自由,雖然不是官復原任,但大可以無罪之身四處遊走,蘇東坡當然也不會放棄這個機會。水陸兼程,在六月離開海南島,月底到達雷州,與他最欣賞的學生秦少游歡聚。誰知道這竟然是兩人最後一次見面。中秋之後不久,秦少游猝逝的消息傳到來了,令蘇東坡大慟不已。這,也是蘇東坡的最後一個中秋節。建中靖國元年(1101, 64歲)中秋仍未到,蘇東坡於七月二十八日病逝常州。

盈虛圓缺的月夜蘇東坡也曾度過,榮辱寵詬的仕途蘇軾亦嘗其味。或許,有時候他也會感到厭煩失望,但從不放棄妥協,因為蘇東坡明白到,既有月缺,必有圓;已有風雨,必會晴。以此與大家中秋共勉。

 

作者:張永亮博士        旅居澳洲華人

人有悲歡離合——蘇東坡的中秋年譜二之二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