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哪些諾貝爾文學奬得主曾踏足中國?
現代科技發達,環遊世界,不用八十日,甚至八十小時也不需要。但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就不是這樣了,尤其是要到航空事業相對落後的中國,更是路途遙遠之地。儘管這樣,仍有不少名人在二戰前到訪過中國,當中就有多個諾貝爾文學奬的得奬者。
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詩哲 [1],他是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奬的,是亞洲第一人,也是第一個得奬之後到訪中國的人。泰戈爾的詩作對當時的中國文化界造成很大的回響,正面的,負面的也有。徐志摩就是其中一個鍾愛泰戈爾詩作的人,所以當他於1924到訪清華大學時,徐志摩便成了他的翻譯和嚮導。徐志摩還有另一位好幫手,就是林徽因,她是梁啟超的兒媳婦,而梁啟超所主持的「講學社」,便是促成泰戈爾到來的主辦機構。陳獨秀,魯迅等人則對他所發表的演說不大認同和有所批評。那全因為當時中印兩國的國情文化有着很大的分別,而且資訊流通又不發達,彼此有着很多誤解。泰戈爾也曾在香港逗留過,入住用作「傾城之戀」背景的淺水灣酒店。
相對來說,當時中國對英美文化的認識要比印度的多,所以當羅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於1920應北京大學之邀到訪時,並没有遇到泰戈爾的情況。他在中國逗留了九個多月,遊走了中國多個大城市,主持了六十多場演講會。回到英國後,他寫了一本 "The Problem of China" 的書,除了記述他在中國的故事之外,他也嘗試分析中國的國情,並預測中國將來會跟美國一樣強大的。當他完成了他的那部有關哲學歷史的巨著時,不同於當時(甚至現在)一般歐美學者那樣,把歐洲當成全世界,稱之為「世界」哲學史,他改用了「西洋」哲學史為書名(The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羅素對中國文化是抱着謙虛的態度來了解的。他曾經說過:「當我到中國去,我是去教學的;但是,隨着每一天的逗留,讓我越來越少想到要教他們些甚麼,而是越來越多想到從他們那裏學到些甚麼。」[2] 他是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奬的。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愛爾蘭劇作家,是著名倫敦政治經學院(LSE)的創始人之一。他於1933年到訪中國,在香港(11/2/1933)停留時,入住何東爵士的半山豪宅。這次並不是甚麼學術交流之旅,而是蕭伯納酷愛旅遊的妻子,環遊世界行程的其中一站。所以,他在中國只逗留了很短暫的時間。儘管這樣,他在中國時也曾與魯迅,蔡元培等五四運動名將見面過。他是 192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奬的,也是第一個擁有諾貝爾文學奬和奧斯卡金像奬的人。他的劇作Pymalion被改編成電影,不單為他在好萊塢(Hollywood)賺個滿砵,更令他於1938年獲得最佳改編劇本奬。同一個劇作後來更再被改編成My Fair Lady(窈窕淑女)。這個雙奬得主的紀錄,要到2016 年才被Bob Dylan打破,那一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奬時令不少人感到詫異。Bob Dylan早於2001憑着The Wonder Boys一片的主題音樂,獲得奧斯卡的最佳原創音樂奬。
1941年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表面上以記者身份偕同第三任妻Martha Gellhorn到中國「採訪」,實際上他是有美國政府委派的特別任務在身的。 不少他的傳記皆說,他是美國派到中國去的間諜,這種說法有點誇張。他是受美國財政部派去「觀察」國民政府如何運用美國給予的緩助。跟之前多個作家不同,海明威在當時不只是一個文學家的名字,他的作品銷量,比起一些流行小說不遑多讓,他的到訪可引起很多關注。1941年二月初,林語堂率先在美國報刋上發表了有關消息,當海明威到達香港時,《南華早報》,《大公報》,和Hong Kong Daily Press (又稱《孖剌西報》)也有派記者進行採訪報導。他們更派出「狗仔隊」跟踪海明威夫婦的活動。在中國逗留期間除了與宋家三姊妹見面之外,海明威還與蔣介石談論過當時東亞地區的局勢,他們更在重慶秘密會晤了周恩來。海明威在香港逗留時,觀察到英軍部處的鬆懈,令他十分詫異,他預測日本若要入侵香港,必定是在十二月份。這次中國之旅本來是海明威與Gellhorn的密月旅行(他們於1940年正式結婚),但一路上兩人都有很多衝突。每次Gellhorn對甚麼事有所投訴時,海明威都會回她一句,「是你要來中國的!」就是在大庭廣衆之中,也是如此。1945他們的婚姻也結束了,Gellhorn是海明威四位妻子之中,唯一的一個主動向他提出離婚的。海明威於1954年獲頒諾貝爾文學奬。
還有一個諾貝爾文學奬得主曾於二次世界大戰時到過中國。川端康成(1899-1972)曾於1941 受關東軍的邀請到訪東北,不知他有没有參觀過731部隊的恐怖實驗!除了以上幾位文學奬得主曾經到過中國之外,1921 諾貝爾物理學奬得主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也曾於1922到過香港和中國,但都是逗留了很短時間,說他是路過可能更加貼切。後來,在他的日記中卻發現了一些對中國人帶有歧視的描述 [3]。
有關諾奬的四大謬誤
保密制度:經常看到一些報導說某某跟諾奬擦身而過,這個所謂「擦身而過」究竟是甚麼意思?入選了,但没有獲奬?又,書店出版社會用某作家是「入選諾貝爾候選名單」或「諾貝爾候選人」等作招來,這真得有點令人莫明其妙。任何人也可以自稱自己是諾貝爾奬的候選人,只不過没有人會給你證實。因為,根據諾貝爾評審委員規則,所有有關提名,評審的工作是要保密的。保密多久?五十年 [4]。為的就是不想被人利用作商業宣傳。還有,有些作家不是在第一次提名中便得奬的,若是一早便把入選名單公開,會影響到未來的評選工作。或許你會想到,有人「口疏」泄漏了名單,或為了謀利出賣情報,即使是這樣,也不會得到官方(評審委員會)承認,情況跟自稱是諾貝爾奬候選人一樣,都是子虛烏有。
不是以一部作品來評審:你可能也會看到過這樣的宣傳:諾貝爾奬「得奬作品」。跟普立茲奬(Pulitzer Prize)[5] 或 布克奬(Booker Prize)不同,諾貝爾文學奬不是頒給一部特定作品,而是表揚一位作者過往在文學創作中所作出的特殊貢獻。有些書商就利用諾貝爾奬的頭銜來促銷這位作者銷情不太理想的「剩餘貨尾」。
諾貝爾没有設立經濟學奬:當諾貝爾本人把遺產捐出來設立這基金時,他只設立了,醫學及生理學,化學,物理學,文學,和和平奬。經濟學奬是瑞典中央銀行所設立的,只是交由諾貝爾基金委員會管理。
諾貝爾和平奬不是瑞典頒發的:到現時為止,仍不知道是甚麼原因,令到諾貝爾當年特別成立一個挪威評審委員會來負責和平奬的評審,而其餘四個奬項則由瑞典負責。其中一個說法是1901年的時候,挪威仍然是瑞典的一部分,所以並没有所為「另立一灶」的說法。
諾貝爾奬花絮
法國人是獲得最多文學獎的,有15.5個人之多,這0.5個人就是高行健(2000年獲奬)。
有沒有人拒絕接受諾貝爾獎?有。法國哲學家兼作家沙特(Jean-Paul Sartre,文學獎,1964)和越南總理黎德壽(和平獎,1973)都拒絕接受諾獎。
有沒有人兩次獲獎?有。共有五個人曾經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其中最為人所熟識的便是居禮夫人。她於1903和丈夫一起獲得物理學奬,之後再於1911獲得化學奬。而她的女兒雷娜(Irène Joliot-Curie) 和夫婿(Jean Frédéric Joliot-Curie)於1935一起獲得化學奬。一個家族就有四人獲奬,合共五個奬項。
國際紅十字會更是三度獲得諾貝爾和平奬(1917, 1944,1963),不過,在紅十字會工作的人卻不能自稱曾經獲得諾貝爾奬。
補記
這篇文章刋出後,彭余恢君於Facebook中指出,1938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賽珍珠(Pearl Sydenstricker Buck,1892-1973)也曾「到過」中國去。謝謝彭君的提醒。有一點要留意,賽珍珠是年紀很小便追隨父母到中國來,一直到十八歲時「再」回到美國完成大學教育,之後「再」回到中國去。在下從没有讀過賽珍珠的作品,所以忽略了她。在此向各位讀者致歉。
注釋
[1]嚴格來說泰戈爾不是印度人而是孟加拉人,他的主要作品是用孟加拉語寫成的,雖然他也有用英語寫作。
[2]筆者翻譯,原文:"When I went to China, I went to teach, but every day that I stayed I thought less of what I had to teach them and more of what I had to learn from them." -- "The problem of China"。
[3]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8/jun/12/einsteins-travel-diaries-reveal-shocking-xenophobia
[4]詳見:https://www.nobelprize.org/frequently-asked-questions/#find-out
[5]除了各種新聞奬項之外,普立茲奬也有頒給文學作品的奬項。
作者: 張永亮博士 旅居澳洲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