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起伏跌宕的一生只是古時士大夫的一個常態,而不是特例。不被重用,仕途失意,明爭暗鬥,讒言構陷等等,自然令士大夫們感觸良多。這份時而失落,時而激奮的情懷,除了透過文學作品去表達之外,私人書信不失為另一途徑去理解體會他們的心情,而且來得顯淺易懂,直見心性。
東坡的仕途「高開低收」,官場糾葛也曾令他憤憤不平過,總不能一時間便處之泰然,毫無怨懟[1]。幸好東坡有一種很特別的反思能力。「方知此中(被貶)有無量樂,回顧未絕乃無量苦」[2]。若只是不停的回想前塵憾事,這樣真的好嗎?真的有用嗎?所以,他選擇了另一條人生道路;當下達不到自己的理想,過的不是自己希望過的生活,但也不要沉溺於不如意之中,要好好充實生命。
東坡首先選擇做一些比較容易實行的事情—著書立說。
著書立說對於飽讀詩書的蘇軾來說,一點也不困難。「竊恐著書講道,馳騁百氏,而游藝學,有以自娛,忘其窮約也」[3]。古人有所謂立德、立功、立言。表面看來著書立說的位置是最後,及不上立德,立功那麼重要。倘若所立之言能開導人心,移風易俗,也是功德一件。
推行新法時王安石曾為經學訂立了自己的注解,作為科舉的標準答案。蘇軾對這「新學」頗有微詞,正好趁這機會「正古今之誤」[4]。更何況投入著書之中,可以令人「忘其窮約」,物質上的不足,便不太重要了。故此,每當蘇軾不能再為朝廷(百姓)作出貢獻時,他便從事經學硏究。其成果是為《論語》、《書》、《易》另作注釋。可惜,這三部著作中只有《東坡易傳》能比較完整地留存下來。
其次,是徜徉於山水之中,優哉游哉。遊山玩水應該比著書立說容易得多,怎會是第二位呢?重點是「優哉游哉」。且看東坡自己如何解說:「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5];「胸中廓然無一物,即天壤之內,山川草木蟲魚之類,皆是供吾家樂事也」[6]。要達到真正的「優哉游哉」,就要做一個胸中無一物的閒者,可不容易啊!先決條件是不耽於世俗之樂,做到「無所慕於外」才行。[7]
說時容易做時難,如何才能「無所慕於外」呢?在下就做個文抄公,稍作分類,跟各位分享一下東坡的人生感悟,大家就當作是「蘇軾人生感悟懶人包」來讀讀就是了。
放得下,退憂慮
- 「至時別作相度,日下未須慮。」(《與王定國》之八,在黃州貶所)
- 「至時,別作經畫,水到渠成,不須預慮,以此,胸中都無一事。」(《與秦太虛》之四,在黃州貶所)
- 「軾病後百事灰心,雖無復世樂,然內外廓然,稍獲輕安」(《與楊元素》之二,在黃州貶所)
- 「凡百委順而已。幸不深慮。」(《與孫子發》之五,東坡得知被貶嶺南後向孫子發告別。)[8]
味澹泊,棄妄念
- 「近日亦能屏去百事,澹泊自持,亦便佳建。」(《答范蜀公》之三,黃州貶所)
- 「因而布衣蔬食,於窮苦寂淡之中,却粗有所得,未必不是晚節微福。」(《與圓通禪師》之四,黃州貶所)
- 「妄想既絕,頹然如葛天氏之民(古代傳說中的一個理想社會)⋯⋯若終日汲汲隨物上下者,雖享耄期之壽,忽然如白駒之過隙爾。」(《與陳大夫》之七,黃州貶所)
- 「某日百粗遣,厄困既久,遂能安之。昔時浮念雜好,掃地盡矣。」(《答蘇子平先輩》之一,黃州貶所)
- 「某一味絕學無憂,歸根守一,乃無一可守。此外皆是幻。」(《與王定國》之四十一,在惠州貶所)。
順天意,隨命運
- 「至於富貴,則有命矣,非綿力所能致。姑務安貧守道,使志業益充,自當有獲。」(《與李方叔》之五,在朝中翰林)。
- 「事之濟否,皆天也,君子盡心而已 」(《與毅父宣德》之三,知揚州任內)。
- 「恨不得老境兄弟相聚,此天也,吾其如天何!然亦不知天果於兄弟終不相聚乎?」(《與子由弟》之八,從海南島北歸中土)。
- 「餘生未知所歸宿,且一切信任,乘流得坎,行止非我也。」(《答蘇伯固》之一,從海南島北歸中土)。
- 「然憂喜勞逸,無非命者,出辦此身,與之浮沉,則亦安往不適也。」(《答范景山》之一,寫作時間不詳)。
去夢幻,遂超然
- 「浮幼變化,念念異觀,閒居靜照,想已超然」(《與陳大夫》之三,黃州貶所)。
- 「人生悲樂,過眼如夢幻,不足追,惟以時自娛為上策也。」(《與王慶源》之十一,在朝中翰林)。
- 「公議皎然,榮辱竟安在?其餘夢幻去來,何啻蚊虻之過目也。」(《答廖明畧》之一,從海南島北歸中土)。
- 「已前者皆夢,已後者獨非夢乎?置之不足道也。」(《答李端叔》之三,從海南島北歸中土)。
- 「人世一大夢,俯仰百變,無足怪者。」(《與宋漢傑》之一,寫作時間不詳)。
大家可能會問,以上的,蘇軾真的都做到了嗎?他做不到。至少甘於淡泊,拋棄妄念這一項,他就不能得到滿分了。「烏臺詩案」之後蘇軾和王定國都被貶遠方,他多次勸王定國不要在失意時耽於酒色。而他自己呢?他不單實驗釀酒(釀成之後當然會喝),不久更納朝雲為妾。
蘇軾並不是一個絕對的禁欲主義者。相反,他是肯定欲望是人性的一部分,去之不易:
- 「然絕欲,天下之難事也,殆似斷肉。今使人一生食菜,必不肯。且斷肉百日,似易聽也,百日以後,復展百日,以及期年,幾忘肉矣。但且立之期展限,決有成也。」(《答張文潛》之一,惠州貶所)。
東坡面對人性欲求時,他的應對方法也不是甚麼大徹大悟,嚴加譴責,他只會常常反省反省,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 「塵埃風葉滿室,隨掃隨有,然終不可癈掃,以為賢於不掃也」(《與黃師是》之一,從海南島北歸中土)。
- 「若農夫之去草,旋去旋生,雖若無益,然終愈於不去也」(《答畢仲舉》之一,黃州貶所)。
能夠做到「本無一物」當然更好[9],但是,當這個境界仍未達到之前,還是老實一點,勤力一點,常常拂拭一下較妥當。對那此太過脫離人的本性的「高深道理」,蘇軾的態度是這樣的:
- 「往時陳述古(曾經是蘇軾的上司)好論禪,自以為至矣,而鄙僕所言為淺陋。僕嘗語述古,公之所談,譬之飲食龍肉也,而僕之所學,豬肉也,豬之與龍,則有間矣,然公終日說龍肉,不如僕之食豬肉實美而真飽也」(《答畢仲舉》之一,黃州貶所)。
大家也可能會覺得蘇軾的人生感悟是不是有點消極呢?甚至有點兒阿Q精神!
也許是有點消極,因為這些節錄大多是他在貶謫時寫的,其中不少是受到了佛道思想的影響。但東坡不只有這一面。同樣是在貶所,蘇軾也會發揮儒家精神,「仕無高下,但能隨事及物,中無所愧,即為達也。」[10],又如「忠義古今所難,得虛名而受實禍,然人生得喪皆前定,斷置已久矣,終不以此屈。」[11],再如「人常蔽於安逸,而達於憂患」[12],在在都充滿着儒家色彩,堅守一個儒者的底線。
至於蘇軾是不是有點阿Q精神呢?可能也有點吧!
阿Q没有其他選擇,也没有實力去選擇,東坡有。當東坡遇到政敵攻擊時,在政壇上不如意時,他還有其他選擇。以他的號召力,大可以聯絡故舊,組成小人之黨,進行反擊;或者先作出少許讓步,待權力鞏固之後,才排除異己; 又或跟阿Q一樣,投到敵人陣形中去,如此這般,他的仕途必定大有轉機。蘇軾没有這樣做。
人生就是一個不停作出選擇的過程,蘇軾的也是一樣,他的選擇究竟令他失去的多,還是得到的多?若問東坡自己,他可能笑而不答,自顧喝酒;又或許吟唱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便回過頭去喝他的酒。
東坡的人生感悟對於現代人有何啓示?
-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死生可以相代,禍福可以相共,惟此一事,對面相分付不得」(《與子由弟》之二,黃州貶所)。
就留待讀者閣下自己去發掘了。
注釋
作者:張永亮博士 旅居澳洲華人
圖片設計:華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