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禮遜牧師為基督新教來華傳教第一人的這個事實,為學界以及時人所肯定之。馬禮遜非出身於英國國教會(Church of England,亦即聖公會),而是受神學訓練於長老會 (Presbyterian Church) 的教會,並受蘇格蘭長老會(Church of Scotland)按立為牧師,後受倫敦傳道會差遣至中國進行傳教士事業。馬禮遜除了是基督新教來華傳教第一人,亦是中國自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年,1661-1722年在位)禁教以來於民間傳播基督宗教的開山傳教士。
在廣州傳教過程,馬禮遜在廣東基層社會之中難不免會看到不少中國傳統習俗,以及在中國廣為流傳的佛教,馬禮遜在華經歷對於中外文化、宗教交流史的研究極具參考價值。馬禮遜在廣州就曾經看見過「斬雞頭」儀式,在其日記曾曰:
「中國人辨證真假的一個例子是斬雞頭示眾。這只在特殊的場合場所,儀式莊嚴肅穆,表示如有虛言,當如被斬的雞一樣。在中國人當中,沒有類似法官取證所要求的宣誓。私人間若質疑對方的誠信,唯一的方法是向神明稟告。當然不僅僅是上述的例子,還有別的做法,如摜碎陶碗,冀說謊者會遇同一命運;又如吹滅蠟燭,冀他們煙消火滅。有時候他們到廟裡去,在菩薩面前求神降禍。」
馬禮遜在日記之中不時批評中國人的民間信仰缺乏理性思考,並且那些都是表面上的虛假道德原則,中國人本身並不是真的相信那些原則。他曾經評批道:
「他們的頭腦覺得沒有神聖的權威感,也沒有對神聖的威嚴和善良的敬畏,這在神聖的經文中被稱為『上帝的恐懼』。良心除了國家的法律之外,幾乎沒有其他制衡的力量;而當我們天性中的自私和惡毒的傾向可以逍遙法外的時候,一般來說,對事物的適宜性和適當性的一點冷酷的比率是不能有效地抑制的。中國人普遍自私、冷血、沒有人性。」
而在廣州一口通商時期(學界稱為「廣州模式」,Canton System),來華洋商在得到官府批准並出外遊玩時,他們經常都會去到廣州河南的一間佛廟參觀、旅行,馬禮遜當時亦有到訪這間叫做海幢寺的佛廟。他留意到中國的和尚並不會像基督宗教的牧師或神父般,出外教導百姓以道理、道德,他們只是在廟內拜偶像和唸佛經,他感慨這些和尚需要「耶穌的傳教士」。馬禮遜在與海幢寺僧人秀林對談時,他問秀林說:「中國人有多少個菩薩?」對方問答說:「千萬個!」這令信奉一神宗教的馬禮遜非常震驚。
馬禮遜在參觀海幢寺時,亦同時收集了不少關於佛教的經典,並透過此了解中國的佛教文化以及增進對中國的認識,而他在並著《華英字典》中也反映了他的佛教用語的認識,例如「佛法」、「佛度」、「佛法無邊」等等,並形容佛教是「不合情理的」(Unreasonable)。他後來在撰寫回倫敦傳道會的報告當中,指出:「中國人的宗教儀式是荒唐而又可笑的。」可見,他對中國的傳統民間信仰、佛教的拜偶像行為是反感的,因為那些儀式缺乏實在的意義、對人們道德的薰陶,而這些事物都令中國人缺乏對真正信仰的認識,並成為中國人對身邊事物冷漠的原因。
我們可以放下對於馬禮遜評論中國宗教文化情況的意見,而從中外文化交流史的角度來看,外國傳教士與本土宗教的直接對談、交流的機會實在難得,而馬禮遜更將之昇華為對自己信仰的反思,也可謂是中外思想交流的重要媒介。
參考資料:
- Morrison, Eliza, Memoirs of the Life and Labours of Robert Morrison (London: Longman, Orme, Brown, Green, and Longmans, 1839).
- Morrison, Robert, 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ree Parts (Macao: Thoms, 1815-1822).
- Morrison, Robert, A View of China: For Philosophical Purpose: Containing a Sketch of Chinese Chronology, Geography, Government, Religion & Custom (London: Black, Parbury, and Allen, Bookseller to the Honourable East India Company, 1817).
- Yeung, Man-Shun, “Buddhist-Christian Encounters: Robert Morrison and the Haichuang Buddhist Temple in Nineteenth-Century Canton”. In Laamann, Lars Peter & Lee, Joseph Tse-Hei (Edits), The Church as Safe Haven: Christian Governance in China (Leiden: Brill, 2018), pp. 71-100.
- 楊文信:〈薈萃中西.多元功能——論重構清朝中後期海幢寺歷史的起點〉,載於釋新成、釋光秀編:《海外文獻與海幢寺文化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8年),頁173-193。
- 陳沛滔:〈從《中國一覽》論馬禮遜對中國的觀察〉,發表於嶺南大學歷史系、香港史學後進倡議聯合舉辦:第四屆「史學新秀年獎2022:香港本科生史學論壇」,2022年8月21日,於香港嶺南大學。
作者:陳沛滔,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哲學碩士生、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