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現代人的審美觀念都以瘦為美,而談及古今中國的審美觀念,不少人會想起大唐盛世,由於當時李氏皇朝並非全然漢人,而是混有鮮卑血統的混血皇族。故此,不少人以此引申到唐代(618-907)對於女性的審美觀念都以圓潤為美,諸楊貴妃(本名玉環,719-756年)傾國傾城得令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712-756年在位)如痴如醉,令這位曾經開創開元之治的大唐皇帝從此不早朝。詩人白居易(772-846)曾經寫下一首《長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說明了這位皇帝都要拜倒這位珠圓玉潤的貴妃之下。但是後來宋代(960-1279)因為來自北方的壓迫,漢人包容多元文化的程度就沒有那麼高了,就偏向內斂保守了。
由於開放民風被視為夷狄亂中華的象徵之一,宋、明(1368-1644)兩代都加強規範男女的禮教標準,此時傳統中國女性的刻版印象:嬌小玲瓏、弱不禁風等等違反自然美的「病態美感」,就成為了明、清兩代中國女性的審美標準。在明、清(1644-1912)兩代,嬌小柔弱為美的標準亦延伸至胸部大小,此時期之女性亦以平胸小乳為美,她們都需要透過束胸來壓平胸部,即使本身她們可能天生麗質也不能例外。
古代中國喜歡平乳的風俗常常被描繪於明清文學之中,尤其是在明清小說、劇曲之中,諸如《紅樓夢》以及馮夢龍的劇曲當中,可見明清兩代風流成性的文人都不像現代人般以巨乳為美,反而是以不自然的平胸為上,正如紮腳般病態。這個遺風亦存在於近代中國社會之上,近代中國文學家張愛玲(1920-1995)在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當中,亦有平乳外貌的描寫。在這些事例當中,巨乳從來都不是男性、女性所刻意追求的,反而是一種鬆軟小乳都得到了當時的人的追捧。
那麼為什麼後來的民國新生活時代,人們之所以開始提倡自然美的原則,自然是與清末以來中國人被西方國家、日本視為「東亞病夫」的典故有關。鴉片戰爭前後,許多鴉片癮君主吸鴉片吸到身體衰弱,弱不吸風。清末思想家梁啟超就曾經以「強國強種」的口號,希望國人重視身體健康,這才能誕出健康的新一代中國人,民族和國家才會有一個健康的將來,這就令日後的身體解放運動與政治運動密不可分也。
正如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所說,事物如果能夠依照它們本質而存在的美就是「絕對的美」,這種建基於本質的美態是純粹及絕對的,故此自然美也無可匹敵。民國時代就有女性論者說:我們理想中的美人,決不是弱不勝衣,臨風便倒的楊柳美人,也決不是上海先施的白玉霜,杭州孔鳳春的胭脂等化裝的,裝飾而貝美人,我們的理想中的美,是精神身體平均發達的健康美的女人。」
而被稱為「文妖」的中國美學大師張競生(1888-1970)就指,中國人誤以為衣服是禮教之用,胸部不敢以自然形態呈現,是違反自然、不衛生、無美感、不健康、壓迫女性的行為舉動。當時不少知識份子也紛紛支持身體解放的審美革命,諸如沈維禎等等,均以科學理論來論證束胸對於女性人體的發展極為健康,猶如紮腳問題一樣,而且令胸部的形狀受到外力強行改變,或會影響男性對女性的觀感,並且會導致生育力低下、國家難以富強的問題出現。我們今天閱《良友畫報》時,就能夠看見許多封面都以健美的體育女子,如游泳健將、跑手、女軍人等等,反映了時代追求自然、力量、健康的女性美態,這就令中國人的審美觀從古代的抑壓狀態解放了出來了。
雖然領導天乳運動的知識份子以男性為主,但是我們不應該因為性別問題,而否定這場運動以及它對於身體解放的意義,男性和女性都從傳統固化的儒家思想解放了出來,成為一個自由的、自主的獨立人格,這對於當時的國民革命運動、新生活運動,乃至要令中國擺脫清末國家積弱的情況得以改善,令中華民國能夠重新屹立在萬國之中。
參考資料:
- 吳昊:《都會雲裳:細說中國婦女服飾與身體革命(1911-1935)》(香港:三聯書店,2006年)。
- 陳志清:《維城札記》(香港:界限書店,2022年)。
作者:陳沛滔,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哲學碩士生。現為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