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1368-1398年在位)北伐蒙元(1271-1368),掃蕩群雄,於金陵府建立明朝(1368-1644)。有史家以「征服皇朝」(Conquest Dynasty)來形容蒙古在中國的統治,元朝實際上也是蒙古帝國(1206-1635)的其中一個部份,當時的中國實際上是蒙古人的佔領地,就像中亞、北印度以及中東等地。如果蒙古帝國象徵著文化多元並濟,那麼漢人所建立的明朝就代表著一種文化種族主義的排外意識形態,要將那些屬於蠻夷的、非中華的文化驅逐出長城以北。
朱元璋在郭子興(1302-1355)部嶄露頭角後,隨即自立為一方群雄,逐鹿中原。他在此時就以一篇檄文公告天下,來說明自己討伐蒙古人的政治正當性:
元以北夷入主中國,四海以內,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彼時君明臣良,足以綱維天下,然達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嘆。元以北夷入主中國,四海以內,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彼時君明臣良,足以綱維天下,然達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嘆。……使我中國之民,死者肝腦塗地,生者骨肉不相保。……驅除胡虜,恢復中華。……北逐胡虜,拯生民於塗炭,復漢官之威儀。
朱元璋的言辭指出由於蒙古人生自大漠,在中國傳統華夷觀念底下,蒙古屬於塞外蠻夷,蠻夷的出身注定是文化水平低下,亦是野蠻人,他們管治中國對漢人來說也只會是暴政。朱元璋這篇檄文的意義在於將中華文化、漢人、中國本部等三個不同的概念合而為一,此時的「中華」只能是漢族中國。而為了阻隔「蠻夷文化」再次滲入中國,朝廷又制定了《皇明祖訓》,規定後世子孫不應與其他地方有太多交流:
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但胡戎與西北邊境,互相密邇,累世戰爭,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
此時明朝已無心亦無力去處理對外交通的問題,也只好專注在內政上面,並在地理和政策上建立起自我保護的屏障,外人難以進入中國並文化滲透中國,中國亦不會理會外間事情。故此,有不少論者指出明代中國是名符其實「得位至正」的中國皇朝,因為明朝定義了傳統孔孟之道就是漢族文化,漢族文化就是中國文化。所以希有說「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華夏」,正是出於這種將文化、種族、地理三位一體的意識形態。
吳三桂(1612-1678)引清兵入關以後,這種文化種族主義又再被康、雍、乾盛世所劃破,證明了作為外族的滿洲人亦能掌握極高水平的漢文化,而且又能採取文化融合政策,融入新佔領的西藏、新疆,令清代(1644-1912)「中國」的意涵比起以往明代時更為廣闊和包容。而清末時中國對外戰爭屢戰屢敗,又促使這種文化種族主義再度重回漢人的眼中了。
參考資料:
- Szonyi, Michael (edit.), A Companion to Chinese History (Chichester, England: Wiley-Blackwell, 2017)
- 許振興:〈宋明時期的「中國與世界」──《皇明祖訓》的啟示〉,載於《明清史集刊》,第十一期(2015年),
-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香港:龍門書局,1977年)。
作者:陳沛滔,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哲學碩士生,香港大學文學院本科畢業。現為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