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明崇禎一百三十六年,不是清乾隆四十五年

今年是明崇禎一百三十六年,不是清乾隆四十五年

十八世紀的朝鮮士人朴趾源(1737-1805)在跟隨哥哥朴明源(1725-1790)出訪清朝(1644-1912),渡過鴨綠江之時,在日記之中有如此感嘆:「東土數千里畫江為國,獨守先皇之制度,是明明室猶存鴨水之東也。」涼洌無翳,玲瓏晶沁,人在玻璃國。對於故國山河在卻物是人非的唏噓之感,就像羅馬人走到羅馬鬥獸場感懷羅馬帝國的興盛、北京人走到圓明園感嘆乾隆大皇帝(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年,1735-1796年在位)時代的大清帝國如日方中的擴張,追懷思遠,借著相思夢裡故國,感懷時政、身世也。

朝鮮王朝(1392-1897)早在中國明代(1368-1644)之時建立,「朝鮮」之國名乃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1398年,1368-1398年在位明朝皇帝)賜予朝鮮國王李成桂(朝鮮太祖,1335-1408年,1392-1398年在位朝鮮國王)的,對於朝鮮臣民來說,是為明朝對朝鮮的「大造之恩」。在中華朝貢體系當中,作為宗主國的中國皇朝作為東亞世界不可避的他者,具有保護藩屬國、確保貢市貿易、維護禮儀秩序之責任,這對於我們現在聯合國的平行外交觀念有所不同。韓半島各代政權都採納中國儒家作為國學之首,宋代(960-1279)朱子學更是朝鮮王朝的意識形態。採用中原地帶的華服作為衣冠制度,則始於高麗王朝。

萬曆二十年(1592),剛剛統一日本各武家大名的征夷大將軍豐臣秀吉(1537-1598年,1586-1598年出任公家的太政大臣之職)發動朝鮮戰爭。不上朝議政三十年的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1563-1620年,1572-1620年在位明朝皇帝)在面對東洋武士欺壓弱小藩國,毅然出兵捍衛朝鮮半島的自主,驅逐東夷出外海,是為「再造朝鮮之恩」;後來滿州女真部與朝鮮王朝爆發戰爭,清軍要求朝鮮不再使用明朝年號記事、斷絕與明朝的聯繫、向清朝送出質子、奉清朝為君,當時的大明崇禎皇帝在內憂外患之際,堅持出兵援助遭到清軍圍攻的南漢山城,是為「拯救之恩」。朝鮮人雖然最後屈服在新興的大清政權之下,對於明朝的情感認同及義理認同,直至清朝在武昌起義後猛然倒下時仍絲毫沒有減退。

在傳統華夷觀念之下,滿州人起源之地屬於關外蠻夷之地,本質上不是文明開化的民族及文明,沒有資格統治中國本部。這一個觀念就深深影響了作為「文明化的夷狄」的朝鮮王朝,因此韓國人對於日本人對於明清變革所描述的「華夷變態」是極度傷感的。根據《朝鮮王朝實錄》所載,清朝派出使節去到朝鮮,並告知明朝已經滅亡的消息時:「是時,我國與大明絕,不得相通。及聞此報,雖輿臺下賤,莫不驚駭隕淚。」對於深受中華文化影響及為之認同的朝鮮士人及平民,明朝亡國的消息是極其痛苦的事。

但是現實以及思想上的痛苦,不能成為放棄自身文化認同、政治認同的理由。雖然朝鮮王朝曾經打算出兵北伐「滿虜」,光復明朝的正統中華,但是受制於大清帝國強大的軍事力量,力量實在太過懸殊,故此最後北伐之議無疾而終。不過,縱使出於現實的屈服,但朝鮮上下對於皇明的認同,並沒有隨著錦瑟年華的逝去而有任何消弰與妥協。

朝鮮在擁有真正的政治主權下,接收了眾多不願臣服於滿虜鐵蹄下的抗清義士,當中有被史稱「明國抗清九義士」的九位英雄;在天無二日、地無二君的觀念下,使用另外一個不是本朝天朝的年號就象徵著謀反之意。而朝鮮王朝一直都在官方、私人文書中,私下使用崇禎年號作為年份記錄,朴趾源出使清國的朝鮮正祖四年(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則稱之為「崇禎一百三十餘年後」;朝鮮人依舊身穿明朝衣冠,以此自傲繼承中華正統,並覺得中國人皆剃髮易服的舉動甚感可笑。不過他們依然會問:「大明衣冠今何在?」在滿清盛世生活多年的中國人只會回答,前朝衣冠只會出現在民間戲曲之中作為演員表現服裝之用。

今天位於韓國京畿道的大統廟以及朝宗岩依舊香火不絕,作為「抗清九義士」的明朝後民,依然每年風雨不改地祭祀皇明對朝鮮有君恩的三位皇帝: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又紀念他們的先祖先輩對於信念的堅持。這些韓國的明遺民慎終追遠,對於義不食周粟的忠誠、對於皇明中華意識的認同、對於華夷變態間的文化崩潰,形成了他們族群的一種信念。

或許,正如故余英時教授所(1930-2021)言:「我在哪裡,哪裡就是中國。」文化是形成族群的內涵,而非族群本身。現時以血緣作為民族主義標準的潮流早已不再流行,只有中國、俄羅斯、日本這些國家依然堅持這些種族血緣標準。相反,以「公民民族主義」(Civic Nationalism)作為根據的民族主義卻大行其道,諸如美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等等。也許,我們在說自己是「中國人」時,也許先思考及定義是哪一個「中國」,這個「中國」是用文化、種族還是政治來定義的?

參考資料:

  1. 朴趾源著,朱瑞平校點:《熱河日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
  2. 孫衛國:《大明旗號與小中華意識:朝鮮王朝尊周思明問題研究(1637-1800)》(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3. 孫衛國:《從「尊明」到「奉清」:朝鮮王朝對清意識之嬗變,1627-1910》(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社,2019年)。
  4. 陳志清:《維城札記》(香港:界限書店,2022年)。

作者:陳沛滔,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哲學碩士生,香港大學文學院本科畢業。現為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委員。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