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都不講武德!?蔣介石怎樣想

現在的年輕人都不講武德!?蔣介石怎樣想

上一回我們講到蔣介石(1887-1975)正式而又秘密地聘用前日軍軍人來到台灣,協助政府以及國軍進行體制改革,並決定將其命名為「白團」,取名自白色所象徵的自由主義將一直對抗赤色所象徵的共產主義相爭。那麼就會令人問一個問題了:「為什麼會選擇剛剛入侵完中國的日本人,而非美國、英國等同盟國?」這個問題就牽涉到日本人和蔣介石(年輕時曾留學東京振武學校)都重視精神戰爭的原則。

蔣介石在失去中國大陸並遷往台灣以後,就隨即對在大陸的潰敗進行深切反省,希望可以透過反思與改革避免重蹈覆轍。他認為內戰前期在東北戰場之失敗,乃在於國軍並不重視「聯合作戰」教育和「協同作戰」之精神。在民國三十九年(1950)四月,在台灣進行的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演習期間,蔣介石親自前往視察。事後,蔣認為演習中的指揮與戰術都十分幼稚與陳舊,令三軍的協調能力相當差劣。換而言之,軍隊體制太過龐大會令軍令過多,令國軍士兵無所適從。

在精神層面上,蔣介石認為每個人的精神力量是一個軍人的內在潛力。他認為:「真是基於自覺自動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德行而凝鍊出來的戰力,才是一種不可憾、不可勝之戰力。」故此,蔣介石認為作為一名革命軍人,對國家必須先有責任、榮譽、國家的三個信念;對於國民黨,就必須有三民主義、領袖兩個信念就算足夠。「知廉恥、辨生死、負責任、重氣節」為蔣介石從政治軍的座右銘,這是從中國傳統「智信仁勇嚴」的武德觀念所演變出來的,認為要以「親愛精誠,敬嚴切實」的精神教條配合訓練,才可以促使軍人擁有武德。

蔣介石亦認為東西方的軍事觀念不同。西方參謀部在計算軍隊的作戰能力時,只注重物質上的數量,根據自己資源、武器多少去預計自己作戰的情況。但他認為東方則不會如此,並會將精神戰鬥力作為計算的一部份,因此他極力主張精神作戰。他認為西方的「軍事精神」大多是自動、自發、分權、分責等硬性概念,東方精神作戰則可不必如此。東方軍人只要養成刻苦耐榮、勤儉樸實等的良好生活習慣,足以磨練其作戰意志。蔣介石觀察日本在中國及太平洋戰爭時的表現,就認為日本與中國所重視的事物是一樣。

故此,他後來在白團正式成立以後,請白團團長白鴻亮(富田直亮,1899-1979)開設一科,講論日本開國精神與武士道精神的關係,指出日本人的尚武精神是立國之本,蔣介石深以著迷。蔣亦在之後相當重視軍人精神力量的發展與培養。簡而言之,蔣介石聘請日本軍人與成立白團的原因,在於他相信同樣重視精神作戰力量的日本能夠協助台灣進行軍事體制的改革,以保衛中華民國政府能夠繼續保有台灣,又能捍衛民主陣營在西太平洋的根據地。

參考資料:

  1. 吳朝富:《領袖蔣公之建軍思想》(台北:正中書局,1986年)。
  2. 陳鴻獻:〈蔣中正先生與白團〉,載於《近代中國》,第160卷(2005年3月),頁91-119。
  3. 黃克武:《遷臺初期的蔣介石》(台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1年)。

作者:陳沛滔,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哲學碩士生,香港大學文學院本科畢業。現為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委員。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