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一詞作為國家稱呼是現代的做法,而此做法乃源自於西方。西元1648年,在德意志地區中的威斯特伐里亞地區,諸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之邦國、眾西方國家一同簽訂了《威斯特伐里亞條約》(Peace of Westphalia),一同終結多年的宗教戰爭,建立了新的政治體制,劃清了國家、確立國家主權、分清楚不同族群之關係,建立了民族國家之範式。此乃近代民族主義之起點,在清季時傳入「中國」才成對「中國」的一種稱呼。在此之前,古代的「中國觀」與中華意識息息相關。
古代中國的華夷觀,於戰國時代(前5世紀—前221年)形成,有「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之說。在自己之經驗與想像下建構一個「天下」,自己所在之地方即為世界之中心,即文明之中心,中心是王所在之王城,向外擴展,四邊由中心向外延伸,在四邊的人越外緣即越野蠻,即為四夷,中原文化是世界文化之頂峰。而居天下中心之「中國」處於世界之中心,亦是領導的位置,而古代「中國」之國家觀念,則視國為天子的家,視天之下為君主的家,但有疏有親,故天子所在之地方即稱為「行在」,天下皆為君子之領土,而這種觀念則由家擴展至國,再至天下,天下為一家。而此時之「中國」乃係一個地理概念。
而華夷之分,後來演化成文化之爭論,文化意識高於國家意識,能進入漢字文化圈的即為「中華」,否則就為「夷」。當事者透過論述中華文化之優秀意涵,再證明自己有此文化傳承,即為高人一等之「中華」意識。故此,是否為「中華」皆由主觀者,以中原發源的「中華」標準再加上自己理解的標準,而進行定斷。
唐代之「中國」則萬邦來朝,華夷界限不大且也少敵視。而到宋代時因為燕雲十六州被割,北方邊界被遼、金等國威脅,故華夷之分野觀念變得相當重,其他鄰國與宋成為了平等關係後,即看到東亞之國際秩序開始有所改變,非只有宗主國與藩屬國之關係。遼和金的性質,從以宋朝作本位之中華秩序來看,是為「夷」,宋才是中華正統。而遼、金非宋之藩屬,分別為兄弟之國與叔侄之國,但他們都各自稱自己為「中國」。
古代之「中國」與「中華」意義差不多,「中國」為地理概念,「中華」為文化概念。中國為一個穩定的「文化共同體」,在漢族為中心之「中國」是相對清晰和穩定,具有文化上之認同。
作者:陳沛滔,香港大學文學院畢業,主修中國歷史及文化。現為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