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臺?宋皇臺?碑石浴火重生的故事

宋王臺?宋皇臺?碑石浴火重生的故事

上期提到吳道鎔、陳伯陶、朱汝珍、賴際熙等遺老,從北而南,來到宋王臺一帶寓居。據黃家樑《藏在古蹟裏的香港》所述,似乎港英政府也有意把這群華人精英、文化領袖吸納到香港,所以把宋王臺附近的街道易名為「宋街」、「帝街」和「昺街」。

而來到宋王臺後,這群遺老也真如所期,成為華人族群的領袖。1915年,港英政府擬拍賣宋王臺一帶土地,可以預期的是,原置於該處之「宋王臺石」行將毁滅。於是,陳伯陶、賴際熙等聯名上書港督梅含理(Henry May),要求保護宋王臺。面對諸位華人士紳的陳情,港英政府最終決定撤回拍賣計劃,而且更允許眾遺老於宋王臺之上修建石垣以為屏護。此後,宋王臺得以重修,前清太史陳伯陶特撰〈九龍宋王臺麓新築石垣記〉以誌慶賀。

街道以「中國風」命名

其後,大約在1920年代,港英政府在宋王臺一帶開闢了多條道路。其道路命名有別於以往以洋名、洋詞為主,反而改用「中國風」命名,例如宋王臺道、珓杯石道、粵東街、粵西街等。這些新的道理名字,與原來的宋街、帝街、昺街、青龍街等合起來,更是別有一番思古之幽情。

日軍毁石,今只僅存其三分之一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1943年,日軍藉詞擴建軍用機場,需要大量石材,遂將聖山(英人稱之為「Sacred Hill」,「宋王臺」石所在)夷平,古蹟頓成一堆亂石。而「宋王臺」石遭日人炸成三塊,幸好「宋王臺」、「清嘉慶丁卯重修」等幾個大家剛好可以保存下來。所以,今日看到「宋王臺」石只是原來的三分之一,並經人工削成長方形。但是,我們也可以憑此臆測當年宋王臺規模之盛。

1945年,日本投降後,港英政府應九龍民眾的要求,把「宋王臺」石遷到原址西面300呎外之空地,闢作宋王臺公園。

宋王臺?宋皇臺?

1960年,宋王臺公園正式對外開放,並由著名史學家簡又文撰寫〈九龍宋皇臺遺址碑記〉,紀錄宋王臺的前塵往事。

說到這裏,大家是否發現上一段文字既有「宋王臺」,又有「宋皇臺」?到底是「王」,還是「皇」?

原來,當日簡又文撰寫〈九龍宋皇臺遺址碑記〉時,刻意把「王」改為「皇」,並向當時港府解釋其中道理。此道理亦紀於碑記:「石刻宜稱『皇』,其作『王』,實沿元修宋史之謬,於本紀附二王,致誤今名」。

昔日,元相脫脫編修《宋史》,因不欲承認宋末端宗(帝昰)、少帝(帝昺)之名位,所以刻意稱為「王」,並且僅於附錄於《宋史》之〈本紀〉(按:「本紀」是中國古代紀傳體史書中的帝王傳記)之下(〈瀛國公二王附〉)。並且,脫脫在其傳之〈贊〉說:「宋之遺臣,區區奉二王為海上之謀,可謂不知天命也已」。稱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人為「遺臣」,帝昰、帝昺為「二王」。顯然,作為元朝宰相的脫脫認為宋朝已亡於度宗。

無論如何,今日宋「王」已復為「皇」,而該地之港鐵站也名以「宋皇臺站」。是是非非,自待後人評騭。

作者簡介:葉德平博士,現職大學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曾主辦香港多個社區的歷史文化研究計劃。近著有《香港鳳山寺與廣澤尊王研究》、《西貢非遺傳承計劃:西貢麒麟舞》、《回緬歲月一甲子──坑口風物志》和《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載於Kowloon Post龍週。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