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交通,慈沙古道

百年交通,慈沙古道

南宋時期,觀塘、九龍城、油尖旺一帶有「官富鹽場」,產量十分豐富。到了明代,官富鹽場更躍昇為新安縣境內的四大鹽場之一。(詳見筆者舊作〈從「官塘」說到「官富」〉)那時從內地到官富,其中一條陸路路線就是「慈沙古道」。

古道並無專稱,近人因地立命

古時,這條道路大概不是叫「慈沙古道」,因為慈雲山之名源於山上的觀音廟,而該廟始建於清咸豐三年(1853年),建廟之時已有古道。這從今日存於觀音佛堂內的碑銘可見:「慈雲山下驛道自昔為商旅必經之所,其中虔誠者遂於咸豐三年醵資建廟,奉祀觀音。」此文題為《慈雲山觀音廟廟誌》,由華人廟宇委員會於1966年泐立。而且,從一些舊報紙新聞得知,慈雲山原稱「狗虱嶺」,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左右,才開始被稱作「慈雲山」,所以「慈沙古道」只是近代的稱呼。

以前,它可能只是命為「驛道」或「官道」而已。甚至乎,它連一個名字都沒有。無論如何,從清咸豐三年(1853年)至今,已經168年,這條古道的確是歷史悠久。

從北而南,飛越獅山

慈沙古道,顧名思義,是指往來慈雲山與沙田的古代道路。用今日的概念,它的起迄兩點端是九龍的慈雲山村和新界沙田圍村,中間為獅子山,行人需要跨越山嶺,才能抵達彼岸。從現存的資料和它的地理位置推測,慈沙古道應該是香港以前的一條驛道。驛道,即是古代設置驛站的通途大道,是陸地交通的主通道,也是重要的軍事設施。戰時,它主要是用來運送糧草物資;閒時,它也要用來傳遞軍令軍情。

慈沙古道南端為今日的慈雲山,再往南部海岸行走,就能到達昔日官方鹽場「官富場」(後又改為「官富巡司」、「官富巡檢司」)。而在清代,慈雲山的南方,即九龍寨城更是「九龍巡檢司」的衙門。由此可見,這條古道之於香港的重要性。

翻越獅子山嶺,往北行走,就能到達昔日的瀝源,即今日的沙田。據《新安縣志》記,此處附近有渡頭,可乘船到達大埔墟(清代的大步墟)等商貿地帶。而再往北深入行走,會經過大埔、上水、羅湖等地,其間有若干墟市,然後到達「新安縣治所」(即縣政府)。

這條古道北連新安縣治所,南抵九龍巡檢司,首尾兩端都是重要官方機關之所,所以說它是一條「驛道」、「官道」也是十分合理。而這條道路,今日其中一段,即慈沙古道,更發展成為了一條「家樂徑」,十分適合一家大細假日走走。雖然是山路,但走起來並不困難。

小插曲:古道是真,關卡是假

原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曾經有學者判斷古道之上的小屋為「明代關卡」。但是,在1961年5月11日《香港工商日報》就判斷過這個說法並不真實。當日的標題是:〈傳慈雲山發現古代關卡驛道 查實係近百年建築物 破屋原為民居屋主談該屋歷史 通沙田小道係清同治年間由村民建成〉。當年,有考古學家指古道上的小破屋為明代關卡遺址,然而《香港工商日報》找到破屋主人黎國良先生,證實了破屋是建於清同治年間的建築物。所以,古道是真,但明代關卡卻是假。

 gongnews

沙田圍

沙田圍村是慈沙古道的起點。沙田,以前叫做「瀝源」,區內共有「九約」(鄉約的意思,可以簡單理解為村落聯盟),沙田圍村就屬於「沙田圍約」。此約還有另外六條村:多石、灰窰下、茅笪、圓洲角、王屋、謝屋。

 IMG 0713

水泉澳

其實,也可以直接乘車到水泉澳村出發,但因為沙田圍站是港鐵馬鞍山線的一個站,交通方便,所以我們選擇了「沙田圍」作為起點。由沙田圍站B出口開始,往水泉澳村方向行走。

 IMG 9799

馬鞍山郊野公園

走到「映泉樓」,你會看到它旁邊有一上山小馬路。沿着馬路走,就會走到馬鞍山郊野公園的入口,這就是慈沙古道今日的面貌。昔日,它只是一條山道;今日,已由政府開闢成家樂徑,十分適合大人細路遠足。

小魚提示:記得先在水泉澳村補給一些水糧,並去一去洗手間啊!

IMG 9315

慈沙古道是昔日往來慈雲山與沙田的通道。它路經的沙田坳是個十字路口,除了通往沙田及慈雲山外,亦可往來飛鵝山與獅子山。沿着路徑行上山,回首一看,整個沙田的風景都盡現面前。實在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IMG 1061

觀音佛堂

走到觀音佛堂時,就意味着快要到終點了!從這裡往前看,就可以看到慈雲山一帶的風景。

到了慈雲山村,你就可以轉乘巴士到達九龍各處,十分方便!

IMG 3897

小魚推介:「齊天大聖」(猴子)

這裡有不少「齊天大聖」,牠們完全不怕人,甚至比人更為霸道。那天,牠擋在前面,嚇得我們只有改道而行!小朋友要記住,雖然「大聖爺爺」很可愛,但我們卻不可以胡亂餵飼啊!

IMG 0199

交通:

從沙田圍港鐵站出發,由B出口往水泉澳村行走。當然,你也可以從慈雲山出發。還有,這條路全程大約需要3小時,請預備足夠的食水!

作者簡介:葉德平博士,現職大學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曾主辦香港多個社區的歷史文化研究計劃。近著有《香港鳳山寺與廣澤尊王研究》、《西貢非遺傳承計劃:西貢麒麟舞》、《回緬歲月一甲子──坑口風物志》和《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載於Kowloon Post龍週。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