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塘」?「觀塘」?大家有沒有覺得兩個寫法都很熟悉呢?前者,通常在小巴站可以見到,較為少見;後者,則是最為人所認識,更被認為是「正確」的寫法。那麼到底「官塘」又是否真是非正寫?
「官塘」的由來
根據《觀塘風物志》的說法,早期人們都寫作「官塘」。當時,官塘是指牛頭角附近的一片沿海地方。而這個名字的由來,一般有兩種說法:第一,傳說,這裡原來是官府船隻停泊之處。這是最好理解的說法。第二,這一帶原來是古代曬鹽的地方,「鹽工用石頭、泥土在海邊築成堤壆,堤壆內的淺灘便成了注滿海水一塊一塊的鹽田」,成為鹽塘,而這些鹽塘屬於官府管理,所以人們就稱之為「官塘」。這說法比較不好理解,因為涉及了「官富」鹽場的歷史。
「官富」的歷史
「官富」是北宋朝廷在今日九龍灣西北及西南沿岸(即尖沙咀至茶果嶺一帶)設置的官方鹽場,到了清初才慢慢廢置。
原來,香港在地理上是很適合曬鹽,而且更是與「珠」、「香」一同成為昔日香港「三大產業」。香港位處嶺南南部沿海地區,擁有極長的海岸線,十分適合經營鹽田。鹽田必須臨海建設,而且當為「沙坦背風之港」(《廣東新語》);意思是該處必須是沙土土質,並且有海風從港口吹進內陸。而這些條件也正正是香港所具備的。故此,香港昔日曾有着多個大大小小的鹽場。
北宋,朝廷在「廣南東路」設置十四個官辦鹽場,在東莞縣境內就有「靜康、大寧、東莞三鹽場,海南、黃田、歸德三鹽柵」(《元豐九域志》)。「海南」在今日香港境內;「黃田」則部分在今日香港屯門一帶。這些鹽場在宋代已十分具有規模宏大,產出遠銷境外:「廣州東莞、靖康等十三場,歲鬻二萬四千餘石,以給本路及西路之昭桂州,江南之安南軍」(《宋史・食貨志》)。
到了南宋,朝廷更在香港專設屯門、官富鹽場;其中,以官富鹽場產量最豐。官富鹽場位於今日的香港維多利亞港東部,即觀塘、九龍城、油尖旺一帶。今日維港東面入口——佛堂門天后古廟旁,仍然豎立着一塊石碑。這塊石碑是由南宋官富鹽場鹽官嚴益彰樹立,見證了香港鹽業曾經的繁榮。
到了明代,官富鹽場更躍昇為新安縣境內的四大鹽場之一。據嘉慶《新安縣志》記載,當時新安縣轄下有四大鹽場,分別是東莞、歸德、黃田和官富,而官富鹽場的出產除本地自用外,更遠銷至廣西一帶。然而,花無百日紅,隨着「康熙遷界」事件,香港的鹽業由盛轉衰。
「康熙遷界」是針對沿海居民的措施。政令一出,香港沿海鹽場全部關閉,而本來仰賴香港鹽產的地區也改為從其他鹽場輸入食鹽。自此,香港鹽業一蹶不振。復界以來,只有零星的鹽場還在經營,而它們的出產也只是供本地醃製鹹魚之用,沒有再見到大規模的出口。
官塘小巴牌(網上圖片)
《粵大記.廣東沿海圖》有關「官富」的紀錄
《粵大記》書影
香港唯一的古法鹽場,現存於西貢鹽田梓島上
宋代鹽官嚴益漳留下的石刻,上書「古汴嚴益漳,官是場」
官富鹽場大約位置(範圍大約是今日的觀塘區、九龍城區及油尖旺區)
作者簡介:葉德平博士,現職大學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曾主辦香港多個社區的歷史文化研究計劃。近著有《香港鳳山寺與廣澤尊王研究》、《西貢非遺傳承計劃:西貢麒麟舞》、《回緬歲月一甲子──坑口風物志》和《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載於Kowloon Post龍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