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期跟大家說了樂善堂的創建、慈善歷史,這一期,筆者想集中說說樂善堂的「教育」事業。
樂善堂自1880年創建以來,以「贈醫濟貧,施棺助殮」為主,其功能主要集中在收養鰥寡孤獨、老弱殘疾,以及窮而無告者。像1894年香港鼠疫爆發時,樂善堂既贈醫施藥,亦鑽石山、井欄樹等地建置義墳、義莊、義塚等。
樂善堂女義學
1929 年,樂善堂接辦了原址在打鐵街的坤成女義學,改為樂善堂女義學。由該堂總理譚傑生兼任校長、幹事長戴若瀾兼任司理,而校董則由全體協理兼任。根據《九龍樂善堂專刊》(下稱《專刊》)載,翌年(1930年)正月,舉辦樂善堂女義學第一學期,共收學生190人,並附設「男童蒙學」。
教學內容
《專刊》亦收錄了該校簡章,說明「女童六歲以上,男童六歲至九歲均可入學」,而每日上課時是上午九時至十二時,和下午一時至四時。簡章記載了義學開辦的學科,計有:國文、算術、讀書、習字、作文、歷史、公民、四書、修身、地理、論說、講經、衛生、古文、女紅、圖畫、烹飪、常識、藝術、理科、信札、音樂,合共22科。從科目名稱可見,義學教授的學問兼容中外、古今,而且也與生活日常息息相關。至於假期,簡章也列明了:暑假三十天,年假三十天,清明假五天,孔聖誕二天,端午、中秋、冬至、雙十節,各放假一天。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例假一天。星期六下午放假半天。由於入讀的學生以附近鄉民為主,所以假期都是中國傳統的重要節日。
免收學費
義學不收學費,簡章列明每年「酌收堂費六元,按月上期分納五毫」。學生都規定要穿著校服,「不得隨意穿用各種服式,以崇儉樸,而長校風」。從上文引述的資料看,義學與現代學校頗為相似,最不同的地方就是每年的開學日不在九月初,而是「夏歷正月十六日」,也即過了元宵節就開學,頗有古風。
三十年代的擴張
到了 1935 年,黃彬甫、譚傑生、陳祖澤(1897-2004年)等著力改革樂善堂堂務,鑑於入讀需求的增加,故此在原址附近空地增建兩間課室,增加招收學生的名額。義學規模由是日大,學生人數由原來的190人,驟增至300多人。然而,1941 年 12 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新界、九龍、香港相繼淪陷,樂善堂義學校務才逼着中斷。
時至今日,樂善堂仍秉承「興學育才」的宗旨,自資籌建及接辦多間政府資助中、小學,為兒童及青少年提供免費教育和學習的機會。並且,在上紀紀八十年代始,以非牟利形式開辦幼稚園教育服務。至今,計有幼稚園6所、小學5所、中學6所,服務港九、新界各區民眾。
樂善堂女義學第一校_原刊於《九龍樂善堂專刊》
樂善堂男義學第二校_原刊於《九龍樂善堂專刊》
作者簡介:葉德平博士,現職大學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曾主辦香港多個社區的歷史文化研究計劃。近著有《香港鳳山寺與廣澤尊王研究》、《西貢非遺傳承計劃:西貢麒麟舞》、《回緬歲月一甲子──坑口風物志》和《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載於Kowloon Post龍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