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寨城——炮台

九龍寨城——炮台

九龍寨城是一座位於九龍城區的都市聚落,已於1987年和1989年分兩期進行調遷,1993年完全拆除,並於1995年8月原來位置築建九龍寨城公園。九龍寨城曾是清政府一塊鞭長莫及的「飛地」(Exclave)(註1),而港英又無權管理,所以成為香港市區內的一個「三不管」地帶。

從「官富巡檢司治所」到「九龍墩台」

要說九龍寨城的故事,就不得不提張保仔;而要說張保仔,就不得不說說《遷海令》。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八月,清政府頒下《遷海令》,強遷沿海四省居民向內陸,目的是要用「堅壁清野」之計,斷絕鄭成功部隊的補給線。後來雖然「復界」了,但是香港的「原住民」回遷的數目卻很少。位於九龍城的「官富巡檢司治所」遷至赤尾村,其原址則改建成名為「九龍墩台」的烽火台。九龍墩台的功能主要是監視外敵,如有敵人只需要向鄰近的營協示警即可。因此,它的駐紮部隊人數極少,只有1個把總領着73個名兵丁留守。其後,留守人數更大幅縮減至30人左右。後來,由於以張保仔為首的海盜團伙十分猖獗,所以清廷才要整頓九龍墩台防務。

張保仔與九龍寨炮台

張保仔以香港作為根據地,肆虐華南海域,是清政府的心腹大患。嘉慶十三年(1808年),虎門鎮林國良率兵剿捕海盜,卻給張保仔在香港索罟群島中的孖洲設計圍困。林國良雖奮戰整日,但仍不得突圍而出,最後壯烈犧牲。清廷驚聞噩耗,才決定要整頓九龍武備。其中一個重要的武裝設施,就是大約嘉慶十五年(1810年)修建的九龍寨炮台。(有一個說法,指這尊大炮原置於佛堂門,後經廣東水師提督錢夢虎向百齡提議,移建至九龍寨。)

張保仔後來接受了兩廣總督百齡的招安,率領部下及其家屬合共17,318人、船226艘、砲1,315尊、兵器2,798件投降。(註2)就目前文獻而言,沒法說明張保仔的投降與九龍寨炮台興建的關係,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九龍寨炮台對一眾華南海盜具有鎮攝功能。

從南宋的官富鹽場,到元朝的官富巡檢司,再到清康熙朝的九龍墩台(烽火台)和清嘉慶朝的九龍寨炮台,九龍寨城的「前身」歷經「三變」。其功能雖然不同,但其歸屬大鵬營管轄這點卻沒有變化。「三變」之後,它已經變成了一項軍事設施,扼守香港東面,從鯉魚門,經九龍灣、紅磡至尖沙咀的海路都在其控制範圍之中。而在29年之後的道光十九年(1839年),九龍寨炮台更成為了鴉片戰爭的關鍵。這一故事,我們留待下一期再說。

註1:飛地是指一塊土地被包圍在另外一個國家境內,和本國其他領土不接壤。

註2:安東尼・羅伯特著、梁敏玲譯:〈國家、社區與廣東省鎮壓海盜的行動,1809-1810〉,載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編譯組編,《清史譯叢(第十輯)》(濟南:齊魯書社,2011年4月),頁171。

 作者簡介:葉德平博士,現職大學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曾主辦香港多個社區的歷史文化研究計劃。近著有《香港鳳山寺與廣澤尊王研究》、《西貢非遺傳承計劃:西貢麒麟舞》、《回緬歲月一甲子──坑口風物志》和《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載於Kowloon Post龍週。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