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之津——九龍城龍津石橋

龍城之津——九龍城龍津石橋

2008-09年間,土木工程拓展署為「啟德發展計劃」進行考古勘探,發現了九龍城「龍津石橋遺跡」。整個遺跡包括龍津橋、上下船平臺、碼頭石墩、接官亭、1930年代九龍城碼頭水泥墩、木質防撞柱及梯級。另外,亦發現了不少青花瓷器、陶製器具等生活用品。在2010-11年間一系列的公眾諮詢活動後,政府決定設立一條闊30米的保育長廊,兩端連接啟德站廣場及太子道東,保育龍津石橋遺跡。

龍津石橋的建築歷史

龍津石橋原建於1873年(據《龍津石橋加長碑》記:「九龍濱海龍津石橋,創於同治癸酉年」),是清廷官員由水路進入九龍城寨的必經之路。因為石橋地處清廷與英國的前線交接位置,地理位置舉足輕重,而且商貿往來日益繁重,於是,九龍城稅關便以龍津石橋為基地,向往來的船隻徵收關稅。到了光緒十八年(1892年),樂善堂籌集資金,擴建龍津石橋。據《龍津石橋加長碑》記:「(樂善堂)仿招商局碼頭之制,制作橋廿四丈(約80米);又於其端,為丁字形,寬一丈二尺(約4米)。其製精而其費較省。且易石而木,泊船時亦無兩堅激撞之患,其為用亦更適⋯⋯」,清楚說明了為節省開支和方便船舶停泊,當年特意把原來的石橋改為木橋。此碑文今日可在《香港碑銘彙編》可見,而該文亦載於1980年5月16日「香港街坊誌」和《九龍樂善堂特刊》之中。

樂善堂與龍津石橋的關係

至於為什麼是由樂善堂負責籌建?這很簡單,因為樂善堂的經費是來自石橋附近的「公秤」。

當時,碼頭附近有一個墟市,貨物大都是在龍津碼頭上岸。這些貨物大多是一些農產品(如主糧、雜糧和菜蔬等)、牲畜、柴薪、乾草、生草藥和一些日用品(如衣履、農具等)。貨物在碼頭交收之時,必須經過秤量。為了方便商販、民眾交易時秤量貨物,碼頭設有「公秤」。貨物經過「公秤」過磅時,需要繳納費用,以作樂善堂經費之用。樂善堂得到這筆營運經費後,全數撥作贈藥施藥、助窮殮葬等慈善業務之用。到了1880年,樂善堂修建正式會址,並定名為樂善堂。(註:根據現存文獻記錄,樂善堂於1880年前已經開始慈善工作)。由於樂善堂其中一部分經費來自「公秤」,加之其於鄉約之間的公信力,所以籌集資金擴建石橋的責任就落在樂善堂身上。

龍津碼頭是當時重要的渡口,據《九龍城區風物志》所述,龍津碼頭「設施既容許較大型的船隻泊岸,自然促進了水路運輸交通的開展。而當時一間名為南國的輪船公司,便因此開辦往來九龍城至澳門和廣州的渡輪服務」。可惜,在日據時期(1942年),石橋連同前九龍城碼頭被埋沒,直至近年實施啟德發展計劃時才重見天日。

bridge1

20世紀初的龍津石橋(引自「香港記憶」)

bridge2

1900年九龍城九龍寨城的龍津碼頭及龍津亭(引自「香港記憶」)

bridge3

龍津石橋的遺址,至2008年始被發現(引自《東方日報》)

bridge4

bridge5

龍津石橋遺迹出土(引自《太陽報》)

bridge6

接官亭基石(引自土木工程拓展署)

bridge7

龍津石橋遺跡的位置(引自土木工程拓展署)

作者簡介:葉德平博士,現職大學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曾主辦香港多個社區的歷史文化研究計劃。近著有《香港鳳山寺與廣澤尊王研究》、《西貢非遺傳承計劃:西貢麒麟舞》、《回緬歲月一甲子──坑口風物志》和《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載於Kowloon Post龍週。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