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山 (Devil’s Peak)炮台,二級歷史建築,官方名稱是炮台山,位於香港西貢區,被油塘、鯉魚門及調景嶺環繞。該處扼守維多利亞港的東面入口,可眺望對岸香港島的筲箕灣一帶,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根據《新安縣志·卷四·山水略》:「雞婆山(魔鬼山舊稱),在九龍寨東南,怪石嶙峋。昔土寇李萬榮駐此,以掠商船。」可見魔鬼山地勢險要,適合作為軍事據點。
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看中了魔鬼山的地理優勢,隨即在此建造歌賦炮台 (Gouth Battery)、砵甸乍炮台 (Pottinger Battery) 和魔鬼山碉堡 (Devil’s Peak Redoubt) 。歌賦炮台裝有兩個6吋的炮台,其中一個後來又換成了9.2吋的炮台,砵甸乍炮台則設有兩座9.2吋的炮台。1910年,歌賦炮台的6吋大炮被移走;1936年,英軍為了加強香港外圍地區的守衛,將魔鬼山所有砲台及炮兵移動至赤柱炮台和鶴咀炮台。
1906年香港沿海炮台(圖片來源:KWONG, C. M., & TSOI, Y. M. (2014). Eastern Fortress: A Military History of Hong Kong, 1840–1970 (1st ed.).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http://www.jstor.org/stable/j.ctt14jxs14)
1941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東南亞地區均面臨日軍侵佔的危機。12月7日,日軍在偷襲珍珠港後,旋即對太平洋地區發起進攻。英軍根據所獲情報,認為會日軍從太平洋進攻香港,而從新界進攻的機會較微,因此並沒有在魔鬼山佈下重防。就在偷襲珍珠港的6個小時後,日軍攻打香港,循陸路從北向南進攻醉酒灣防線。
香港及新加坡皇家砲兵團 (the Hong Kong-Singapore Royal Artillery) 於12月12日撤退至魔鬼山,拉吉普營 (the Jeep Battelion) 一起動用四門3.7英吋野戰炮與日軍對峙。當天,英軍發射了400多發炮彈,並多次擊退了日軍的進攻,可惜因缺乏炮兵援助,英軍在翌日退守香港島,日軍得以迅速佔據魔鬼山,並以此作為進攻香港島的基地。
歌賦炮台地堡,可見炮彈破壞的痕跡
二戰後,炮台及碉堡被棄用,成為軍事遺跡。由於衛奕信徑第三段途徑魔鬼山,魔鬼山軍事遺跡現在成為了一眾登山客的好去處,但因缺乏管理,炮台及碉堡日久失修,不少地方遭到破壞。
Kwun Tong District Core Department Work Plans for 2005/2006 – Half-yearly Progress Report(圖片來源:觀塘區議會)
觀塘區議會在2007年開始對魔鬼山的軍事遺跡進行改善工程,但有關工程反而破壞了建築原有面貌,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筆者曾親身到魔鬼山考察,發現碉堡廚房上方被水泥覆蓋成一個平台,更違法加建旗桿,建築物本身被人為塗鴉的地方也只是用白色油漆覆蓋便草草了事,而歌賦炮台則用了鐵鍊圍住,卻形同虛設,無阻他人隨意進出破壞古蹟。
魔鬼山軍事遺跡現況
從以上圖片可見,魔鬼山的軍事遺跡狀態頗差,雜草叢生,反映香港缺乏對歷史建築,特別是大多位於山中的軍事遺跡保育的重視。1941年香港保衛戰,香港守軍同仇敵愾抵抗日軍入侵,更是香港歷史的重要一章,港府是否應該制訂合理的保育方案,讓這段歷史更完整地重現在公眾面前呢?同時,如何提高公眾保護歷史古蹟的意識,亦值得探討。
作者:Toby Chiu